微信公众号上线了付费功能,你觉得怎么样?

2024-01-19
来源:网络整理

众所周知,微信推出了新的表情包。

虽然微信朋友圈能够评论表情的功能昙花一现,让大众唏嘘不已,但这次最新表情的设置却填补了这一遗憾,尤其是狗头的出现,更让大众拍手称快此更新频繁:

但随后,微信公众号付费功能的公布引发了公众的争议。

事情是这样的——

昨天下午,腾讯微信团队表示,微信灰度目前正在测试订阅号的支付功能,符合条件的运营商可以到公众号平台激活支付功能。

那么问题来了,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呢?

注册3个月以上、近3个月无严重违规记录、发表不少于3篇原创文章的订阅账号即可激活付费功能。

简称“333原则”。

激活成功后,运营商可以对原创文章进行收费。 用户购买文章后才能阅读全文,类似这样:

此消息一出,可以说在新媒体圈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方面,大家都在提倡知识必须付费; 另一方面,碎片化阅读下,这样的功能会带来很多弊端,甚至被大众直接嘲讽为:鸡肋。

让我们先谈谈积极的方面。

有人说,知识确实需要付费,尤其是在开放的社交媒体行业,抄袭、洗稿、盗窃创意简直是司空见惯。

此前在广告界引起热议的付费推介活动,包括微信公众号推出付费阅读功能,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筹划,已经表明知识付费有时是必要的。

目前有部分欣赏功能,但付费阅读尚未完全实现。

而且,对原创内容付费可以刺激新媒体行业产生更多优质内容。

一方面,付费内容对作者的内容策划和粉丝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付费内容是信息过载的过滤器。 优质、稀缺的内容为用户节省了过滤信息的成本。 。

网友的态度如下:

其次,我们来谈谈消极的一面。

有人说这样的设置其实非常不利于沟通。 大家想一想,免费的可能人们不会看,但是付费的会不会有更多的人看呢?

而且,这很容易造成销售的焦虑,甚至让那些只是玩黄边的人产生心理束缚。

由于需要付费阅读,运营商可以自由设定付费阅读的比例,并积极利用免费部分为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做铺垫。 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利用狙击读者的心理来创作内容。

但我们说好文章没有任何目的。 显然,如果有这种付费阅读的设置,一些新媒体行业还能写出好文章吗?

别的不说,我首先不能容忍的就是标题党:

(图片来源于网络,因侵权已删除)

其次,使得盗版更加猖獗。

1块钱,可以卖20块钱,也可以直接截图长图,这样更方便流通。

所以很多人说这个设置其实没什么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网友的态度如下:

当然,一定的劳动成果必须得到奖励,但对于这种点击诱饵,显然,付费是不可能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