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在从传统的现金社会向以移动支付为主的无现金社会转变。 纵观近两年我国移动支付行业现状,2016年我国非现金支付总额为1251万亿元,同比增长32.6%; 2017年,这一规模达到1362.14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电子支付占非现金支付的68%。
移动支付时代已经到来,应运而生的支付软件潜力无限。 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市场份额调查显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移动支付市场90%以上的份额,当之无愧地成为包括易宝在内的支付平台第一梯队。 其他支付平台形成第二梯队,瓜分剩余市场份额。
巨大的差距造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这让第二梯队的企业有种生不逢时的感觉。 从存在上来说,支付宝晚于支付宝,早于微信支付,但仍然错过了抢占市场的最佳时机,没有成为巨头。
人们曾经对易支付寄予厚望,认为它会超越支付宝,成为市场主流支付软件。 但与成立较晚的微信支付相比,两者最终的发展却有较大差异。 是战略滞后还是产品问题? 什么是易支付? 怎么了?
双寡头格局形成,支付宝错失良机
数据显示,2012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仅为5万亿元,2013年变成9万亿元,同比增长80%。 2014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开始攀升至23万亿元,同比增长。 150%。 到2015年,真正实现井喷式增长,交易规模达到105万亿元,同比增长近4倍。
易宝诞生于2011年,从时间线来看,它是在移动支付爆发之前诞生的。 可以判断,支付宝已经开始布局市场,但目前的成绩并不理想。 2017年行业年报显示,易宝支付目前仅占据0.5%的市场份额,而比易宝支付晚一年诞生的微信支付则犹如一匹黑马,短短几年内迅速占据近40%的市场份额。 %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差距就像萤火和皓月之间的差距。 造成这样的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易宝支付本身的问题。
首先,易宝刚出现时,主要消费场景是运营商商城,但消费者使用运营商商城的频率并不高。 他们一般只在充值话费或办理特定业务时使用易宝支付。 支付这一单一的消费场景,意味着易宝无法像支付宝、微信那样成为消费者手机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
另一方面,支付宝早年以电子商务起家,并通过淘宝进行推广; 2008年,开始在公用事业支付领域进行业务对接; 近年来,它通过二维码迅速占领C端市场。 这一系列操作使得人们对支付宝的依赖度逐渐增强,从而拉大了与支付宝等二线玩家的差距。
其次,意识到差距原因后,支付宝开始拓展消费场景,以民生服务为切入点,连接了全国水、电、煤、民生服务等1800多项服务,成为全国最大的民生支付服务机构。 作为支付工具,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4亿,2017年月均活跃用户超过3000万。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缺点是消费者在特定消费场景下进行支付时,选择的支付方式会有所不同。 除了扫描二维码支付外,有些地方还要求消费者提供手机号码和密码进行支付。 由于部分商户要求消费者在支付时输入手机号码,存在消费者在支付过程中泄露手机号码的风险。
第三,除了支付方式相对落后之外,支付宝支持的信用卡也相对较少。 仅支持7种信用卡,包括工行。 目前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大部分银行不支持易宝支付。 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支付宝业务的拓展。 最新数据显示,仅交通银行信用卡注册量就已超过4000万张。 众所周知,信用卡消费是人们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 易支付未能与交通银行合作,也意味着其变相拒绝大量使用。 使用交通银行信用卡进行购物的用户。
最后,目前市场上微信和支付宝组成的双头垄断格局似乎很难打破,甚至已经开始挤占其他支付公司的生存空间。 据了解,微信、支付宝也开始与B端商家合作。 面对强大的竞争,易易支付想要与B端商户合作,就必须开发更具吸引力的支付解决方案,这也意味着它必须与B端商户合作。 与终端商户的合作成本将会上升,不同的商户需要定制不同的优质支付解决方案,这也会影响支付宝的扩张效率。
先生存,再超越。 易宝有哪些机会?
《孙子兵法》云:“善战者,不败则无敌。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大致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赢得战斗,首先你必须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机会获胜。 市场环境如战场般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出现什么新事物来取代它们。 虽然目前市场寡头垄断的格局看似无法改变,但只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还是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以下几点可能成为支付宝的机会。
机遇一:加强与互联网联盟的合作
在网联介入之前,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与银行一一协商,导致不同银行的支付速度不同。 而且,由于每个人的信用在各个银行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传销公司趁机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资金转移。 的介入给现有的支付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过去,支付公司需要挨家挨户与人谈判,但现在所有交易都直接通过,然后将信息提交给央行。 交易类型也由不同地区决定。 所有银行支付均已统一为网上支付。 的介入也意味着中国由国家主导的新型信用体系开始走向市场。 不仅统一了信用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市场。 这也让很多中小企业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商户。
继微信之后,支付宝也于2018年5月11日宣布与网联公司完成对接,双方正式启动条码支付合作。 只要与合作,将直接解决上述问题。 此外,目前正在制定自己的QR码。 如果二维码完成,微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支付宝与中小企业的差距。
机遇二:拓展B端市场
与C端市场相比,B端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现有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下,市场结构似乎是固定的。 易宝支付想要扩大市场份额,要么通过技术创新抢占市场,要么通过支付解决方案创新。 把蛋糕做大一点。
近年来,支付宝一直在努力扩大更多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2017年,易宝支付新增用户3000万,移动支付规模达1.6万亿元。 也开始进行线下布局,以线下合作为主。 预计年底合作商户将达到1000万。 初出茅庐的支付宝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解决方案创新都具有相当程度的信心。
虽然做B端业务的成本比C端业务高,而且需要根据不同的企业制定不同的计划,但好处是企业可以对上下游的经营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力。通过B端业务打通目标产业链。 了解它最终可以扩展到供应链金融和管理等领域。 虽然目前易宝还无法撼动微信和支付宝两大巨头的地位,但它有自己的发展思路,发展了自己的客户群,为未来的业务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遇三:利用新技术创造新的支付方式
现有的支付方式并不完善。 二维码支付虽然方便,但信息安全性不高,长期保存可能会被黑客利用。 虽然卡支付相对安全,但需要POS机等设备,支付流程过于繁琐。 ; 最新的刷脸支付是利用机器识别人脸进行支付。 流程比移动支付简单很多,但在成本上仍然无法撼动二维码的地位。 如果有一种新的支付方式能够在接入成本和便利性上超越现有的二维码支付,那么这种支付方式将进一步洗牌现有的市场格局,从而催生更高效的支付软件。 占领市场对于支付宝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机遇四:优化消费场景,增加用户支付粘性
支付宝的火爆得益于其与电子商务的融合,而微信支付也因为有海量微信用户的支持而非常容易推广。 易付宝背靠中国电信,拥有海量的客户群和消费数据。 实名制改革后,运营商除了用户的基本信息外,还有用户的银行卡交易数据、地理位置等详细数据。 数据维度相当丰富。 如果易付宝能够合规地利用好这些数据,将为优化消费场景提供很好的参考。
总而言之,易宝支付作为天翼电商的支付业务,已经有了自己的发展布局和一定的用户基础。 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支付宝想要超越微信支付宝似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仍然有机会在移动支付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只要方向明确,前进的过程是一步一步的,剩下的就安静了。 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