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公布了第四批支付牌照换证结果,79家支付机构中有52家支付机构顺利通过换证,8家支付机构暂停换证,19家支付机构被吊销牌照。
去年以来,偶有支付企业在支付牌照到期前暂停审核或撤回市场申请的情况,但同批次近30家支付机构未能成功换牌的情况并不多见。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未提交续展申请或主动撤回的机构大多持有预付卡类牌照。 银行卡收单、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牌照也涵盖其中。 其中不乏嘉联支付等业内知名企业。 收购。 同时,这也是首次有支付公司因“审核材料问题”而被退市。
多数支付机构积极退出
在这些未成功续展的支付机构中,主动退出的支付机构仍占多数,且未提交续展申请和主动退出的机构大多持有预付卡类牌照。
根据央行公布的信息,微信易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商业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微信乐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微信睿德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等。 、商银鑫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微信城银波盛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银联(微信)支付有限公司、微信广聚福支付有限公司、国旅(微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广西支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未提交《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延续申请的,不予延续。
以及微信新华传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山东诚联一卡支付有限公司、微信商联商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邮政西邮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微信翔宇支付有限公司、昆明卡互通卡支付技术有限公司、微信明生商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浙江银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规定》有效期内主动退出支付业务许可证”。
近年来,预付卡支付机构主动退出支付牌照更新的情况屡见不鲜。 去年,河北一卡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微信易通卡运营有限公司、微信便利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微信申诚通商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专门从事预付卡业务的机构也纷纷入驻。有限公司自愿放弃更新许可证。
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博表示,从行业角度来看,主要原因是移动支付的兴起带动了整体商业逻辑的变化。 根据准备金相关管理规定,税收政策等变化将影响预付卡持卡人在原有模式下的业绩。 因此,预付卡机构之间优胜劣汰的案例屡见不鲜。 一些支付机构的业务模式难以突破和盈利。 预计牌照数量将继续缩减。
暂停涉及互联网支付和获取牌照的牌照更新
支付牌照换发名单中,8家被暂停审批的支付公司包括银行卡收单、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牌照。
据央行信息显示,因存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情形,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暂停汇超支付有限公司的支付业务。 、微信汉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银世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嘉联支付有限公司、九牌天下支付有限公司、中钢银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江西支付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云南本源支付管理有限公司《支付业务许可证》换证申请审核。
根据上述《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审核过程中,部分申请人因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他行政机关立案调查的,或者目前已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目前案件尚未结案。 ,对行政许可事项有重大影响的; 申请人曾被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他行政机关依法采取限制经营、责令停业整顿等监管措施且尚未解除的; 申请人已被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他行政机关接管,且接管期限尚未届满;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章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请有关部门予以解释; 申请人主动请求中止审查,并有正当理由。 其他情况,可以作出中止审查的决定。
有业内人士猜测,部分被暂停续展的支付公司可能存在包括出售牌照导致产权变化等情况,仍在处罚整改期间等待受理。
不过,不少暂停续费的支付公司表示,目前业务可以正常开展,不会受到影响。 例如,嘉联支付母公司新国都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就停牌相关事宜与监管部门密切沟通,并将在停牌消失后立即启动续展事宜。
此外,此次,业内首次有机构因“未如实提交相关材料、反映真实情况”而被退市。 汇通宝支付之所以被央行摘牌,是因为其不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被央行摘牌。 《办法》第十七条指出,申请人行政许可申请中存在不属于中央银行职权范围的申请事项,补充、更正的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经补正后仍不符合受理条件的。 是的,央行可能会拒绝申请并退回所有已收到的申请材料。
王鹏博表示,这次牌照数量持续减少,但支付市场运行仍然非常顺利。 预付卡机构加速退出,但线下收单机构尚未出现重大变化。 中国人民银行始终坚持加强监管、规范发展,持续优化支付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他预计,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推动支付市场健康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蒋凡编辑岳彩洲编辑刘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