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共开出103张罚单,支付机构不堪重负,生存艰难。

2024-01-20
来源:网络整理

对支付行业的严格监管从未放松过。 12月9日,据微信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已收到监管罚款103起,罚款没收金额合计1.32亿元。 其中不乏数千万的罚款。 欢讯支付甚至以5939.4万元的罚款创下支付史上最大罚款记录。 在频频收取罚款的同时,中小支付机构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未来如何合规发展,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年内开出罚单103张,没收1.32亿元

年底,央行并未放松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 12月6日,央行微信中心支行对九拍天下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拍支付”)、微信瑞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拍支付”)微信分行开出罚款。称为“UBS”)。 两公司被罚款、没收共计203.45万元。

具体来说,九拍支付被处以百万级罚款。 该公司存在对可疑交易监控不到位、直接或间接为非法虚假交易提供支付服务、不定期提取备付金账户、超范围经营支付业务等9项违规行为。 央行微信中心支行发出警告,责令改正,并罚款195.95万元。 瑞银微信分行因未落实收单交易外包管理、未按要求审核特约商户资质,被罚款7.5万元,并责令改正。

对于罚款及后续整改措施,瑞银相关负责人对微信商报记者表示,以公告为准,后续将按照央行要求进行改进。 随后,记者根据天眼查公开信息中记录的电话号码多次尝试联系九拍支付,但截至发稿,该电话号码尚未接通。

上述案例只是今年支付行业处罚的一个缩影。 据微信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新年伊始至12月9日,央行系统已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罚单103张,罚没金额合计超过1.32亿元。 ,涉及55家支付机构。 知名金融支付通通、平安支付、易宝支付、欢讯支付等均榜上有名。 相比之下,据统计,2018年全年支付机构收到罚款130余起,累计罚款超过2亿元。

与此同时,大额罚款的密集出现也引发了市场关注。 央行今年开出两起千万元以上罚款,使100万元至1000万元罚款数量达到11起。其中,欢讯支付被央行微信支行罚款5939.4万元7月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历史上最大的罚款。 此外,易知福科技(微信)有限公司也收到了数千万元的罚款。 该公司因未按要求开展网上支付业务、未按要求审核和留存商户信息等问题,被罚款1599.51万元。 易宝支付、汇潮支付、随行支付、易联支付等也收到了数百万的罚款。

萨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晓锐表示,支付机构频频被处罚,反映出目前部分支付机构合规意识淡薄,没有探索出长期健康的发展模式,存有侥幸心理。逃避监管的心理。 未来支付行业将继续维持目前的高压态势,对于合规性不够、屡犯的支付机构将加大处罚力度。

单一收入模式隐忧

在央行的重拳打击下,支付机构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以收到“天价”罚款的欢讯支付为例。 公司2017年、2018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66亿元、2961.3万元; 而净利润仍为亏损,为-185.74万元。 ,-738万元。 可见,近6000万元的罚款,已经是2018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的两倍。

派支付是真的吗_九派支付_派支付最新消息

目前,不少支付机构的收入模式相对集中、单一。 例如,进入资本市场的汇付天下,仍然以综合商户收单收入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今年上半年,实现综合商户收单收入15.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099%。 %。 拉卡拉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96亿元,其中支付业务收入22.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2%。 可见,不少支付机构的大部分收入都依赖于支付服务。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支付机构来说,目前收单业务的利润已经被摊薄。 随着“断直连”的完成和准备金100%缴存的完成,支付机构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未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至关重要。

“目前中小支付机构的生存环境比较严峻。”苏晓锐直言。 一方面,随着此前的“断直连”和准备金缴纳,中小支付机构运营成本持续上升; 另一方面,中小支付机构运营成本持续上升; 在支付龙头阵营的挤压下,中小支付机构也在不断被边缘化。 此外,一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业务也从支付端受到监管并大力整顿,例如虚拟货币、714高炮等,而涉及其中的多为中小支付机构。

努力发展B端合规

一方面严格监管持续,另一方面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未来如何合规发展,成为支付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支付行业格局来看,C端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大部分体量,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基本形成。 持续渗透B端市场和跨境支付成为中小支付机构转型的方向。

《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24)》显示,就移动支付市场份额而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去年占据了92.44%的市场份额。

易观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博对微信商报记者表示,目前支付机构应该根据自身不同的基因寻找出路。 一条出路是做好传统线下收单机构,服务产业链下游商户,同时为产业链企业提供全场景供应链金融服务。 另一条出路是拓展现有行业的产业链,成为线上解决方案的支付机构。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志认为,当C端支付市场接近饱和时,不少支付机构正在向B端支付、跨境支付转型。 但B端市场也面临诸多困难,跨境支付的多国合规、用户习惯等问题难以快速突破。 除了B端,支付机构还可以选择农业、农村及农村市场、金融科技等方向。 未来支付机构在创新新业务时应权衡创新与合规的关系。

此外,跨境支付也是支付机构转型的选择之一。 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温新祥日前表示,将扩大走出去范围,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突破口,推动国内支付产品技术标准向海外推广推动支付机构向跨境清算转移。

微信商报记者 孟繁霞 吴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