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家长群已成为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重要沟通渠道。 但由于管理混乱,母团频频成为各种不良事件的滋生地。 日前,河南某小学的一名家长在班级群里发布了一段色情视频。 随后该团体被迫解散,家长也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
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家长群体安全的思考。 学校和家长应加强监管,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规范母集团的建设和管理。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家长团体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沟通作用,避免成为家校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1分48秒不雅视频引发争议
12月3日下午5点左右,一名家长突然在河南某小学三年级班级群里发布了一段时长1分48秒的色情视频,视频内容极其猥琐,画面露骨。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群内其他家长的强烈不满。 许多家长留言要求撤下该视频。
随后,班主任也联系了家长,要求其立即撤回视频并道歉。 但时间已经超过两分钟,视频无法撤回。 最后迫于多方压力,学校决定解散班级群。 据其他家长介绍,视频发送者李某(化名)平时很喜欢看这些不健康的内容。 他可能从网站或论坛下载了视频并将其转发到群组。
对于一个小学生的家长来说,发布这样的视频实在是难以接受。 幸好这段视频没有被更多的学生看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件频发引发家长关注
有分析指出,近年来,各类家长团体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仅河南省就发生多起家长或学生在相关群体传播色情信息的案件。 这起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类似的情况此前在学校其他年级的家长群中也曾发生过。
“我们幼儿园家长群里,曾经有人发过一张色情动画图片。” 一位家长表示:“后来我们立即举报,并通过群主和管理员删除了该消息。 然而,这样的事情还是让人感觉不舒服。 人们非常愤怒,家长群千万不能成为这些人渣传播低俗内容的场所。”
据调查,不少家长团体管理混乱,监管不力。 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加入并发布各种信息。 管理者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常常不知所措。 另外,一些家长没有正确认识这些网络群体的风险,导致问题层出不穷。
家长乱象值得警惕
对于班级群中不当内容频频出现,专家表示,这反映出家长群建设和管理存在诸多漏洞,必须引起重视。
首先,家长群体中传播的负面内容很容易对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孩子们很容易被这些血腥暴力的画面“误导”,不利于健康成长。 其次,这种行为还可能导致家长、学校、老师之间的信任危机。 老师需要面对家长的质疑,学校的形象也受到影响。
最后,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很容易引起家长的恐慌和不安全感。 缺乏信任是家校合作的最大障碍。 因此,相关部门迫切需要出台详细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母集团的建设和运营。 除了技术上的防范外,家长还需要自觉加强自律,珍惜这个交流平台,营造一个和谐进步的环境。
加强监管是当务之急
面对频发的家长乱象,学校和家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网上内容审核机制,对任何进群的成员进行实名认证,发布信息都要经过审核,防止违法有害信息传播。
其次,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合法性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低俗内容。 此外,还要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 违规发布信息的,应及时删除内容、限制发言权限,甚至移出群。 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成员将给予奖励。 只有加强管理,完善制度,让家长团体回归本质,才能发挥其连接家庭与学校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