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将于11月起正式接入系统。 官网、App、车站窗口、ATM自助售票机将逐步支持微信支付。
这一消息让4年前就已经接入该系统的支付宝立即展开“防御”。
支付攻防:新场景、新方法
据网易科技报道,支付宝今天表示,未来两个月将再投入1亿元,鼓励更多用户乘坐火车、公交车或骑共享单车进行低碳出行。 10月27日起,铁路旅客将使用支付宝在官网、客户端、火车站窗口、自助售票机上购票。 购买累计达到一定数量,即可领取铁路即时折扣券。
微信支付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已经收到了挑战函,但这一场景只是微信与支付宝之争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两大第三方支付巨头竞相布局,开发新的支付场景和方式,进入更多新的场景,一攻一守,可谓是激烈无比。
今年,腾讯以交通为阵地,在新支付场景发起攻势。
网络上一度流传腾讯董事长马化腾使用公交代码的消息。 据了解,腾讯于9月13日在安徽省微信城与相关单位就腾讯公交代码等多个项目签署合作协议。 协议中,马化腾曾指出:“乘车码覆盖的公共交通系统,是下一个高频次、高粘度、低金额的交易场景。”
此外,9月15日,马化腾还与微信公交集团在交通金融支付、大数据、云计算、辅助驾驶等领域展开合作,并与微信通信公司共同开发公交码创新应用。
流量是高频场景,也是微信和支付宝竞争的场景之一。 今年7月,高铁宣布推出订餐服务,“高铁外卖”正式接入支付宝、微信支付。
此外,Pay HK(微信支付香港钱包)还在香港推出了一系列升级的支付功能,包括支付码支付、二维码收款以及即将推出的微信支付。 还支持出租车、茶餐厅、超市等多个场景,微信支付在香港市场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如果说微信通过开辟新场景来进攻,那么支付宝则更倾向于通过创造新的支付方式来加深护城河。
在汉诺威IT博览会(2015)上,马云为“刷脸支付”的现场演示奠定了基础。 2017年9月,支付宝在肯德基KPRO餐厅直接推出刷脸支付,引发舆论。 这是全球范围内刷脸支付的首次商业应用。 支付宝选择在肯德基试水,为其大规模推广奠定了基础。
针对微信支付是否也会部署刷脸支付,腾讯移动支付相关负责人向独角兽财经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在腾讯各项需要实名认证的业务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人脸支付目前还无法实现人脸支付。”支付涉及到用户的隐私和资金安全,我们只有在技术评估达到一定准确度后才会推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告诉杜教财经,“在金融行业,人脸识别技术更容易使用,也更通用。” 显然,刷脸支付对于双方金融业务的未来发展将更加重要。 有意义的。
至于未来支付宝将继续涉足哪些场景和方式,独角兽金融联系蚂蚁金服但未得到回复。
明天谁将成为行业第一?
艾瑞咨询发布的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数据显示,支付宝市场份额为54.5%,财付通市场份额为39.8%。 移动支付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于支付宝和财付通。
虽然从数据上看,支付宝的市场份额比财付通更大,但从整体布局来看,两者差距并不明显。 随着支付领域的深入,两方的竞争必然会越来越激烈。 谁是“明天”行业第一尚不得而知。 @今天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