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曾经是无卡支付最流行的代表。 通过“代理+无限裂变”的模式,几乎成为支付行业的现象级产品。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云浮从火爆到最终灭亡,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撰写者 | 张浩东
出品| 支付百科
近日,微信城集美区检察院起诉了一起重大非法经营案件。 该案主角云浮涉嫌虚假交易、三级分销,涉案金额超千亿元。
云浮也因案件的曝光而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今天的云浮彻底凉了。 除了被起诉,创始人和多名代理人还被判刑和罚款。
云浮垮塌的历史
2017年,云浮在用户眼中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 已经火爆朋友圈,各种宣传,无需投资,利润高。 作为无卡支付的代表受到广泛追捧。
公开信息显示,在被易果接手之前,“云付”网络支付平台由百事可乐(福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天眼查“支付百科”查询发现,该公司已被注销。
至今仍有人说,“云浮之后,就没有无卡支付产品了”。 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上所有无卡支付产品都消失了,而是对云浮在无卡支付产品领域地位的肯定。 云浮开创了无卡支付的先河。
在鼎盛时期, Pay 的会员数量已超过 500 万。 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大了。 一些中小型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无法达到这样的规模。 超过500万会员在使用,其每日交易流量可想而知。
好景不长,云浮正当收获效益时却遭遇打击。 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和用户的负面反馈,云浮开始陷入困境。
2017年6月,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国家互联网金融阳光计划”第三周投资者声音反馈》,投资者回应“云浮”(百事易(福建)电商)有限公司)关于不具备开展第三方支付资质的问题,经核实,发现该平台涉嫌不具备开展业务资质。
2017年12月,云浮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配合央行217号、281号文件的监管要求,云浮APP决定于2017年12月27日零时起暂停商户收款业务,并积极开展商户收款业务。与上游渠道合作。 开展自查整改工作。 停牌期间,利润分配及相关会计处理不受影响。
云浮发布消息后,引起业内同行质疑。 据同行分析,云浮曾多次被举报涉嫌套现、传销。 可能已受到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罚。 它声称主动停止收款是为了安抚数百万商户。 云浮变被动为主动,以自省为抓手。 稳定企业、稳定商户。
从此,云浮失去了一切荣耀,跌落神坛。 他所培养的信徒也发生了改变,开始捍卫自己的权利。
涉嫌虚假交易、多级裂变
云浮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首先并不是因为它的产品有多牛逼,也不是因为它的费率有多低,最重要的是它的代理+无限裂变的模式。 级别越高,费率越低,费率越低。 利润分成越高。
云付APP号称针对信用卡还款人群。 其声称其主要功能是信用卡还款,缓解持卡人还款压力。 从信用卡中提取资金只需要非常低的手续费。 与POS机相比,收费具有很大优势。
云浮的经营模式存在违法风险,特别是传销特征明显。 云浮的会员发展体系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在云支付模式中,分为员工、店长、老板、渠道商、代理商和合作伙伴五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政策。 以员工级别为例,为了鼓励他们积极使用和推广该软件,通过推荐5人或者使用云支付的信用卡交易次数达到30万笔,可以免费升级为店长级别。
推荐人越多,或者使用云付宝的信用卡交易金额越大,等级越高,利润分成和现金奖励比例越高。 在外界看来,这种模式显得极其“传销”。
裂变利用了人们的相互认可心理,再加上利润分成和政策的诱惑。 被共享的人因为贪婪或者刚需而参与,从而形成二级、三级乃至更多层次的裂变。
此外,云付APP还支持信用卡持卡人通过虚构交易等方式套现。 检察院公告显示,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云浮市在未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从事支付业务,扰乱金融秩序。
云浮公司法人周某某与张某某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共同开发云浮APP产品,为会员提供信用卡套现等虚假交易服务,利用会员刷卡差价费率和渠道费率以赚取非法利润。 。 云浮联合创始人张某某曾明确表示,云浮确实通过刷卡获取利润,最高级别的会员每天可以通过刷卡获得数千元的利润。
通过上述手段,云浮平台通过虚构交易的方式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注册商户,非法经营金额超过1005.2亿元。 最终,多名云浮人员受到法律制裁。
无证支付受到监管严厉处罚
2018年4月,云闪付发布《关于防范辖区机构业务违规可能引发衍生品风险的通知》,要求重点抽查辖区机构是否向无证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商户网络接入薄弱等问题审核和商家真实性。 管理违规、催收服务管理不严等经营违规行为。
针对无牌支付应用,70号文明确指出了以下四个问题:
1、利用无牌支付机构“网络钱包”APP进行非法套现的现象较多;
2、无牌支付APP很容易成为新的电信诈骗风险的滋生地;
3.一些机构违规开设支付通道,未能控制通道内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使之沦为违法犯罪资金转移通道;
4、无牌支付机构账户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早在2017年12月,央行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支付业务整治的通知》。 除无牌支付业务机构外,银行、云闪付、第三方支付机构、地方清算中心均被取缔。 列为重点检查对象。
像云付这样的无牌支付应用将成为未来监管打击的重点。 通过云支付APP刷卡,消费者资金安全无法保障,存在资金转移、资金被盗的风险。 从表面上看,云浮在提供支付服务方面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类似。 但关键是云浮没有支付牌照,这就难免有二流之嫌。
许多无牌支付平台正日益成为犯罪分子的金融结算中心。 无牌支付机构应该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理补充,而不是取代第三方支付平台去做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做不到的非法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