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上支付
所谓网上支付,是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款人与收款人之间进行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包括货币兑换、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支付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利用互联网等开放网络作为支付渠道,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支付接口,在商户、消费者和银行之间形成完整的支付接口。 支付服务流程,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在线支付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1
根据网上支付服务的具体业务流程,网上支付特别是互联网支付主要有两种模式:“支付网关模式”和“虚拟账户模式”。 虚拟账户模式还可以细分为“信用中介模式”。 有“虚拟账户模式”和“直接支付虚拟账户模式”两种。 以下是对每种支付模式的详细分析。
(1)支付网关模型
支付网关模式又称网关支付,是电子商务中最常用的互联网支付服务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网上商户和银行网关之间添加第三方支付网关。 第三方支付网关负责整合不同银行的网上银行接口,为网上商户提供统一的支付接口、结算对账等业务服务。 。 在这一模式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将所有银行网关(网上银行、电话银行)集成在一个平台上。 商户和消费者只需使用支付机构的一个平台即可连接多个银行网关,实现一点连接。 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多种银行卡互联网支付服务。
以电商B2C交易场景为例,支付网关模型的总体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支付网关模型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2
(2)虚拟账户模式
虚拟账户支付模式是指第三方支付机构不仅为商户提供银行支付网关的综合服务,还为客户提供虚拟账户。 虚拟账户可以与客户的银行账户绑定或关联。 账户和其他资金来源将资金添加到虚拟账户,或将资金从虚拟账户注入银行账户。 客户的网上支付交易可以在客户的虚拟账户之间完成,也可以在虚拟账户与银行账户之间完成。
基于虚拟账户的支付模式加快了资金结算速度,降低了使用银行支付服务的成本。 虚拟账户模式不仅具有支付网关模式集中银行支付接口的优点,而且解决了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1)通过虚拟账户屏蔽商户和消费者的银行账户、密码等。 买家和卖家都无法知道对方的信息,从而减少用户账户机密信息暴露的机会; (注:不准确,支付网关模式下,银行不会向商户和第三方支付提供买家账户密码等信息;而该方式允许第三方支付获取买家账户信息)。 2)可以为电子商务等交易提供信用保证,为网上消费者提供信用增级,从而解决我国互联网支付信用缺失的问题。 当然,在具体的业务操作过程中,当虚拟账户资金真正转入客户的银行账户时,是被归集并存储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银行账户中,这就导致了这种模式有可能用户交易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风险。
在虚拟账户模式中,虚拟账户非常重要,是所有支付业务流程的基础载体。 根据虚拟账户承担的功能不同,虚拟账户模式可细分为“信用中介账户模式”和“直接支付账户模式”两类。
①信用中介虚拟账户模式
在信用中介账户模型中,虚拟账户不仅是资金流动的载体,还扮演着信用中介的角色。 这里所谓信用中介,是指提供信用中介支付模式,并在支付模式中注入自身商业信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当交易发生时,第三方支付机构暂时保存支付款项,以供支付方使用。直至买方收到交易货物并确认无误后,委托第三方支付机构向卖方支付价款。 支付宝提供的虚拟账户支付服务是典型的信用中介支付模式。
从信用中介账户模式的发展来看,该模式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特征:
(a) 具备虚拟账户模式的全部功能,包括基于虚拟账户的资金划转、银行支付网关集成等;
(b)为交易提供“增信功能”:传统的交易信用来源于买卖双方的信用,而对于通过信用中介账户模式实现的交易,第三方支付机构不仅在交易中提供支付功能,还整合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商业信用,大大增强了交易的信用,提高了交易的完成率。
图3 信用中介账户模型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3
以电商C2C交易场景为例,信用中介账户模型的支付流程如图3所示。
② 直接支付虚拟账户模式
如图4所示,直接支付虚拟账户模型的交易流程相对简单。 支付平台中的虚拟账户仅负责资金的临时存储和转移,不承担信用中介等其他功能。 如果要实施直接支付账户支付模式,买家和卖家首先在支付平台上设立虚拟账户,并将各自的银行账户与虚拟账户关联起来。 交易过程中,支付平台根据支付信息将资金从买方银行账户划转至买方虚拟账户,再将资金从买方虚拟账户划转至卖方虚拟账户,最后将资金划至卖方银行帐户。 整个交易过程是买卖双方通过虚拟账户来操作和实施的。 也有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直接支付账户模式。 国外有知名公司,国内有快钱、盛富通。
图4 直接支付账户模型业务流程图
图4-
2. 预付卡的发行和受理
预付卡是指具有预付价值、可用于购买商品或服务、采用先付款后消费的支付模式、以营利为目的而发行的卡。 它们包括磁条和芯片等卡片形式。 与银行卡相比,预付卡不直接与持卡人的银行账户挂钩。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预付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单用途预付卡:企业通过购买、委托等方式获取制卡技术并销售预付卡。 该卡只能在发卡机构内消费。 主要由电信、商场、餐饮、健身、美容美发等领域企业发行和受理; 另一类是多用途预付卡,主要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发行,与多家商户签订协议并部署POS终端受理,消费者可以使用该卡在多家联盟商户刷卡进行跨行业消费。 典型的多用途卡包括智能卡、德士卡等。
预付卡支付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预付卡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5 卡
3、银行卡收单
银行卡收单业务是指收单机构通过银行卡受理终端为银行卡商户收取货币资金的行为。 其中,受理终端是指通过银行卡信息读取设备生成银行卡交易指令要素的各类支付终端,包括销售终端(POS)终端、转账POS、电话POS、多用途金融IC卡支付等终端、非接触式受理银行卡信息终端、有线电视刷卡终端、自助服务终端等类型; 收单机构是指与特约商户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承诺向商户付款并承担核心业务主体责任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 机制。 本条所称银行卡收单机构,特指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收单机构,通过受理终端向签约商户收取货币资金的支付结算服务。 银行卡收单模型如图6所示。
图6 银行卡收单业务流程图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