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银行卡统计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华夏银行等16家银行。 在,
工商银行全年收到诈骗投诉1923起,成为诈骗投诉第一大消费者,占投诉总量的25.6%,涉案金额3874.8万元;
中国建设银行诈骗投诉数量位居第二,全年投诉1507件,涉案金额3720.4万元;
招商银行发生诈骗投诉875起,涉案金额2358.3万元,超过四大行中的农行、中行,位居行业第三位。
另外,从菊投诉的统计案例来看,诈骗投诉的解决率极低。 以工商银行为例,2016年,21CN聚投诉共收到银行卡诈骗投诉1705起,其中工商银行投诉750起,涉及诈骗金额770万,但仅解决175起,解决率为23.33 %。 用户挽回损失213万元。 工、建、农、中四大银行投诉解决率分别为23.33%、36.97%、23.08%、27.08%。
需要指出的是,不仅银行投诉的解决率较低,而且欺诈交易的举报也不理想。 在7095起诈骗投诉案件中,有2268起投诉明确说明了报警情况,其中148起投诉称警方不予受理。 报告的拒绝率为6.5%。
第一个诈骗渠道:快捷支付
另外,根据明确标明诈骗渠道的2362起诈骗投诉统计,65%的诈骗渠道是快捷支付,23%是网银支付。 快捷支付诈骗中,97%是通过第三方支付进行的。
其中,支付宝银行卡诈骗投诉最多,全年共计562次,位居行业第一; 京东钱包以278次紧随其后; 财付通(含微信支付)以245次排名第三。
与银行卡诈骗不同,第三方支付引发的诈骗在解决和赔偿方面并未得到乐观处理。 专业人士还表示,“目前行业内,除了之前的银行卡诈骗案件可能得到赔偿外,其他因木马等信息泄露导致的诈骗,包括监管机构在内,都不会默认赔偿。”
虽然央行在2016年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中明确银行对快捷支付造成的资金损失承担先行赔付责任。 但在实际执行中,不可否认的是,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是相互对立的。 至今仍大量存在。
支付宝:“被骗用户将获得全额赔偿”
面对大量的欺诈交易,第三方支付龙头支付宝表示,从风控数据来看,支付宝上出现欺诈交易的概率极低。 截至目前,支付宝资金损失率低于十万分之一,低于行业水平。 支付宝承诺,“如发现诈骗行为确实存在诈骗行为,将通过保险公司保障用户权益,诈骗用户将获得全额赔偿。”
互联网金融时代,网上交易以其便捷的支付、低廉的费用、多样化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然而,在无卡支付领域,问题却接连暴露。
首先,支付过程中的验证信息成为交易授权的关键,客户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凸显。 目前,我国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和立法仍存在不少漏洞,个人信息交易黑色产业链快速发展。 不法分子一旦非法获取客户信息,就可能突破验证,完成欺诈交易。
其次,第三方支付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内控机制不严格,风险隐患较多。 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变更交易类型、套用MCC码等违规行为。 移动POS机的应用和管理不规范。 POS机可以在网上购买,无需提供特殊信息。 有的POS机甚至还有动态变化。 伪造商户账户名称、自动交易分拆等导致银行欺诈风控系统判断交易场景和客户实际交易行为的准确性下降,难以有效实施风险管控,轻松掩盖假卡诈骗、网络诈骗等风险隐患。
此外,目前引发投诉的银行卡盗刷主要是电信诈骗。 来源基本都是不法分子通过假基站、改号软件等犯罪手段进行诈骗。 由于电信运营商的来电显示服务无法提供实时诈骗,来电给用户和银行的识别和防范带来很大困难。
(钛媒体实习编辑张娜综合编译)
下载网易财经APP买卖手中的股票,立即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