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全国多所大学宣布暂停使用微信支付并微信致歉,相继登上热搜榜。 该事件源于微信支付近期推出商户沟通对校园行业费率精细化管理,决定保留校园非盈利场景零费率,取消少数盈利场景零费率如电商、酒类、旅游等。继续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折扣价格提供服务。 微信方面表示,此次校园商户费用调整实际上并未向学生及其他个人用户收取费用,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但该事件引发了争议。 微信支付认为,高校盈利场景排挤零费率教育补贴资源,导致企业成本增加; 但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移动支付不应该向大学服务收费。
微信支付的这次调整是一个商业举动,其背后的话题值得讨论。 支付机构的成本从何而来? 收费标准如何界定? 行业惯例是什么?
微信称此举是为了避免排挤补贴资源。
针对此次事件,微信支付表示:“由于我们对大学生活服务场景支付费率的个别调整沟通不畅,给大家造成了误解和麻烦,我们向学校、老师和学生表示歉意。”请您放心,在校园公益场景中,我们将继续维持零费率的优惠政策。”
微信支付认为,自2015年以来,微信支付在校园等非盈利场景中持续采取零费率优惠政策。 随着校园场景和商户数量不断增加,微信支付发现,一些电商、酒类、旅游等盈利场景挤占了零费率的教育补贴资源,导致成本不断增加。
“此次调整是为了明确这少数盈利场景,实行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优惠费率政策,而所有校园非营利场景则继续维持零费率优惠政策……初衷是实行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优惠费率政策。”费率政策更加细化的优惠措施,但沟通中存在误会,对此我们深表歉意,并将立即纠正。”微信支付表示。
对于此次调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腾讯公司进一步获悉:“微信支付向校内商业经营的超市、餐厅等商户收取费用,同时还对学校食堂、住宿用水等公共服务收费。电费、学杂费。” 服务将继续得到补贴(即零税率)。”
支付行业一般按交易金额的0.6%向商户收取费用。 虽然此次高校虽然针对盈利场景进行收费,但收费标准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记者从微信支付服务商获悉,此次高校盈利场景优惠费率调整为0.2%。
6月29日晚,“微信拍”公众号再次发布微信支付团队对此事的回应,表示:“校园盈利场景计划调整费率为0.2%,其中微信支付实际收取0.1%另外0.1%作为技术服务费支付给为学校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合作伙伴,外界报道的0.6%纯属误传,校园学杂费一直保持零费率优惠政策,而相关改动从未涉及此类场景。”
支付机构为何要收取费用? 如何充电?
微信支付对高校部分场景服务进行收费,触动了用户对于互联网服务收费的敏感神经。 抛开争议,自移动支付兴起以来,从每笔交易中按比例扣除一定的支付服务费一直是支付机构的主要盈利模式之一。 收费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务而产生的成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支付机构的成本包括人员、运营、服务器、系统开发、网络建设等成本,以及清算机构和银行支付的通道费。 一旦支付机构收取的服务费用长期低于成本价,不仅会给自身运营带来压力,还会使支付机构放弃零费率、低费率场景来减负,最终导致用户无法使用移动支付服务。
在移动支付行业,服务费率相对稳定。 记者询问,除了普遍向大部分商户收取0.6%的服务费外,还会根据行业特点给予一定的折扣或豁免。
例如,支付宝商户平台官网显示,支付宝对使用当面支付的商户收取0.6%的服务费(指商户扫描用户支付码收款或用户扫描商户支付宝的支付产品)。支付二维码支付),同时还提供支付宝公益平台零费率支付接口的应用。
此外,支付宝还提供校园场景下的优惠费率。 支付宝推出的中小学教育支付产品中,使用该产品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小学、大专院校中,公办全部采用零费率,民办大部分采用0.3%费率。
支付宝中小学教育支付产品费率图片来源:支付宝文档中心官网截图
就微信而言,微信支付商户的《结算规则、行业属性及特殊资质》显示,大部分实体的税率为0.6%,而民办学校(非国立高等教育机构)的税率为0.3%,水、电、煤气费为0.6%。 民生缴费率为0.2%,民办大专院校、公办大专院校、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缴纳党费、医疗、公益等费率为零。
微信支付部分优惠费率图片来源:腾讯客服官网截图
可见,支付机构主要向公益、民生、非营利场景的用户提供费率优惠。 此外,在特定时期,支付机构也会采取一定的费率优惠让商户受益。
例如,根据支付宝今年1月发布的2024年支付宝援助实体年报显示,自2024年8月起,支付宝响应监管降费号召,一年来通过收款码免费提现、刷卡优惠等措施,在线支付服务费,已服务超过2900家客户。 数万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减费、盈利超百亿元。
腾讯在此前发布的2024年Q2财报中表示,微信支付持续响应政策,不断丰富降费和让利措施,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的经营压力。 2024年9月至2024年6月,微信支付在支付服务费方面“贴现利润约30亿”,惠及超过2000万小微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