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智库出品
第三方支付是指由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机构通过云闪付或互联网连接,促成双方交易的一种在线支付模式。 2010年,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向符合条件的机构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许可证),正式确认第三方支付的合法地位。
2011年至2015年,央行分5批共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271张。 在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和信息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第三方支付市场迎来快速发展。 第三方支付以其便捷、高效、安全的体验,使中国支付市场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随着监管加强,牌照发放量逐年减少。 自2016年以来,央行已停止发放新牌照,并通过撤销、取消和合并等方式收紧现有牌照。 在互联网巨头与数字时代的竞争中,第三方支付牌照数量不断减少,其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尤其是国家牌照。
那么现有的牌照有哪些,业务类型和覆盖范围是什么,中间做了哪些变化,哪些牌照失效了,为什么过期了,哪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上市或者有上市公司背景、哪些第三方支付公司被互联网或行业巨头收购……本报告将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并附上完整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名单。
01
全局
2011年至2012年,央行分别发放了101张和96张第三方支付牌照,随后逐步收紧。 2015年以来,新发放牌照数量已降至个位数,并取消了2张牌照。 截至2024年2月末,共有98张过期牌照,剩余193张现有牌照。
图1:第三方支付机构数量(截至202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