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煞费苦心地支付了牌照费用。 早在今年3月,就有传闻称滴滴拟斥资4.3亿元全资收购微信一久福支付技术有限公司,并获得支付牌照。 滴滴官方当时表示,“滴滴将继续专注于出行领域,暂无进军支付行业的计划”。
滴滴没有进军支付行业的计划,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会获得支付牌照。 目前,该传闻已得到证实。 微信高阳捷讯科技有限公司以3亿作价转让子公司微信易久福支付技术有限公司全部股权。 接收方微信世源科技有限公司背后的唯一股东是滴滴出行有限公司。
看来这与传闻中的4.3亿相差甚远。 但事实上,今年10月,阿里巴巴、滴滴等均增资微信高阳捷讯。 滴滴控制人程维通过其控制的微信橙共享投资合伙企业出资1亿元人民币,收购高阳捷讯3.14%的股份。 最终,滴滴选择直接控股易久福科技有限公司。
那么,花3亿元购买支付牌照值得吗? 2011年5月至2015年3月,央行分8批共发放支付牌照270张。 此后,发行暂停,进入存量时代。 直到今年6月底,传花支付宣布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后,股价才有所上涨。 但在发放和换发过程中,又有24张支付牌照被央行取消,至此只剩下247张支付牌照。
支付牌照覆盖的业务包括网络支付(含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目前拥有互联网支付业务的支付牌照仅有111张。 ,仅存在 108 个。 微信一久福支付科技的支付牌照正是互联网支付牌照,是通过第四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换发的。
在市场上,覆盖业务范围更广的支付牌照往往售价更高。 2015年央行宣布暂停发放支付牌照时,即使是一张只有互联网支付业务的支付牌照也能被卖到3亿元的高价。 央行向传花支付发放牌照并没有放松支付牌照,未来仍不明朗。
一久福本来可以卖更高的价格。 但此前其曾受到行政处罚,因“未按规定存入客户准备金1200万元”等原因被罚款12万元。 而且,截至2017年9月30日,一久福净利润为-479.27万元。 易久福的支付业务正在萎缩,导致高阳急于赶紧卖掉它。 在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滴滴出于布局自身业务的需要,选择斥资3亿元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互联网支付牌照。
滴滴平台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订单交易。 早在今年1月,滴滴出行发布的《2016年企业公民报告》就指出,“滴滴平台直接为207.2万名司机提供人均每天160元以上的收入,合计超过3亿元。 ” 由于滴滴没有互联网支付牌照,只能通过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
然而,使用第三方支付方式也意味着额外费用。 尽管2016年9月6日起实施《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96费改革),银行卡收单业务的收费模式和定价水平发生了重要调整,但部分费率仍维持在0.6%左右。 (由于订单数量较多,支付宝向滴滴收取的费率可能会较低)
假设0.6%的费率,按照滴滴今年1月份为司机创造的收入计算,滴滴仅日常支出就有180万元,一年(365天)就高达6.57亿元。 而这还不包括滴滴平台已经收取的佣金金额。 与6.57亿相比,滴滴花在牌照上的3亿或许算不了什么。
有了互联网支付的支付牌照,滴滴可以完全省去支付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费用。 同时,您还可以从支付产生的存入资金中获得收入。 对于滴滴来说,它可以将用户和消费数据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再将数据暴露给腾讯和阿里巴巴。 新的变现模式甚至可以通过数据来开发,而不是受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控制。
正是按照这样的计算,滴滴以3亿元的合理价格收购了易久福。 问题是,滴滴的付款来了。 打车时,选择滴滴易久支付、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