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立峰报道
近日有消息称,继手机支付宝平台开通后,手机淘宝平台也在紧张建设中。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几年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2009年,我国手机银行用户数为8250万,移动支付市场年交易额在200亿至3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购买虚拟物品。2009年,国内实物交易的移动支付交易额仅为24亿元,我们不难发现移动支付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产业组研究员徐立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数千年来,支付方式一直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支付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简单的现金支付。 在银行支付、网上支付日益被人们接受的同时,移动支付方式也在悄然兴起。
事实上,早在2001年,移动支付的概念就已经在中国出现,但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微博会移动支付业务的应用带动了其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和云闪付也开始密集布局移动支付业务。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已开始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据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分析,2009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43亿元,预计2013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36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50% 。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支付产业链目前呈现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 许立言指出,一方面,中国移动和云闪付各自持有自己的技术标准,一直无法达成一致。 另一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在积极争取银行、第三方支付等合作,以期在移动领域展开竞争。 但由于银行对移动支付的盈利模式和前景尚不清楚,因此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当然,移动支付的应用是支付方式的一场革命,但其发展存在消费者接受度和认知度、应用普及度以及对移动支付现状的困惑等问题。 “移动支付不仅是一种新技术应用,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需要通过多渠道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国内运营商仍缺乏管理用户支付、消费数据等的能力没有经验和行业针对性,很难有针对性地吸引客户。此外,运营商内在竞争力的提升是未来移动支付发展的一个方向。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产业组研究员孙晓飞向《中国品鉴》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