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周五上午,小张终于在三里屯soho的星巴克成功使用招商运通白金卡通过Pay支付。
这是Pay进入中国的第二天。 星巴克的女孩似乎已经习惯了顾客不付款的情况,非常耐心地支持小张换了3次位置。
小张打开微信,看到朋友抱怨:“我用Pay绑定了一张美国运通黑卡,但刷卡时还是要输入密码。”
瞬间我变身招商银行客服:“这是招行黑卡吗?老板,请打开掌上生活APP,可以设置免密码支付限额。不过,最高限额是多少?”只能改成1000。”
招商银行至少有无密码支付限额,而中信则严格要求输入密码。 一直没有信用卡密码的小张,为了让Pay能使用无限卡,特地联系客服设置了取款密码。
第 0 天
似乎从来没有一个产品、一项服务甚至一条新闻能够让中国银行业如此统一行动。

在Pay正式上线之前,与其合作的十几家银行已经准备了宣传材料。 各家公司均表示“率先支持Pay”。 不幸的是,苹果不允许银行提前发送信息。
但有一个例外——小张收到了一笔小费。 Pay推出前一天,苹果通知银行,称工行的Pay可以提前推广,其他银行不能发行。 只有中国工商银行可以发行。
就像朝廷心腹的眼睛; 宇宙旅行的小伙伴们很快就在官方微信上发出了推送。
不过建行和中行也立刻发了消息……还没等工行的朋友发难,建行的推文没过多久就被删除了(但中行的推文还在)。
天知道发生了什么。
第一天
不知道云闪付已经悄悄推广NFC多久了。 历史上使用过云闪付的总人数可能没有今天那么多。
周四凌晨5点,Pay正式进入中国。 截至下午5点,根据后来披露的数据,苹果用户已通过Pay绑定超过3800万张云闪付卡。

直到周四晚上,还有很多人没有看到绑定卡的按钮,还有很多人看到了绑定卡的按钮,但点击后却没有任何反应。 如果系统再强大一点,捆绑的卡牌肯定会更多。 作为苹果股东,小张感到非常欣慰。
我一早就也完成了卡的绑定,但是因为服务器太忙,连卡面都没有同步。 我绑定的卡是这样的:
几个小时后,卡面同步了,长这个样子(无限卡真漂亮):
朋友圈里的有钱人是这样的:
在肯德基刷卡成功,采购订单如下:
Pay到底是什么样的?
1、使用Pay相当于“刷卡”。 交易是正确的,银行知道你是吃快餐还是住豪华酒店。 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很可能无法做到这一点。
2、手机或手表即可支付,无网络要求。
3.可在任何支持云闪付的POS机上进行支付。 其实这两天我还没看到有不支持的。
4、更适合超市、快餐店等场合。 如果您在豪华餐厅用餐,结账时最好将卡交给服务员。
5. 支付速度可以很快,前提是不需要输入密码。
习惯不设置密码且消费能力较强的持卡人应该是信用卡机构的最佳用户。 不过,小张认为,无论是强制输入密码的规则,还是难以提高的无密码支付限额,这些人都会远离P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