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公共服务视频
提醒!
不要随便把手机借给任何人!
微信公众姜女士由于疏忽,
把你的手机交给“朋友”来操作,
没想到,自己却背负了10万元的贷款!
2018年9月,因急需资金周转,市民姜女士经熟人介绍认识了自称是某借贷平台销售人员的黄某。 在黄女士的帮助下,她从借贷平台借到了6万元。
蒋女士:
我在这个平台借了一笔贷款,发现利率很高。 我上个月还清了所有的钱。
因为这笔贷款,黄女士和江女士也成为了朋友。 去年年底,黄某主动找到姜女士,告知姜女士自己的账户出现问题,需要处理。 江女士信以为真,把手机交给黄某操作。
蒋女士:
她说我之前贷款过,我的个人信息还在我的手机和公司里。 最近客户信息被泄露,她用手机帮我解绑信息,防止泄露。
随后,蒋女士就没有太在意。 直到今年年初,当她收到银行发来的扣款短信时,她才发现了这个问题。
蒋女士:
我发现我的银行卡每个月都是贷记,然后借记。 我去银行查了一下,发现去年10月2日就收到了10万,当天就分两期转了5万。
这时,蒋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借”了10万元。 焦急的姜女士立即找到了黄某。 经过协商,黄女士同意在三年内还清江女士的债务,并同意每月向江女士的账户转一笔钱。 直到今年8月份,姜女士才发现黄某没有按时付款。
蒋女士:
2024年1月开始还款,每月还款4450元,分36期。 她会直接把钱转到我的卡上。 8月2日之后,我联系不上她,我就报警了。 现在她被抓住了。
由于姜女士8月份的贷款逾期还款,连日来她多次接到贷款公司催款的电话。
这确实是够不公平的。
那么,蒋女士该怎么办呢?
谁应该偿还这笔贷款?
随后记者来到贷款公司了解情况。 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该贷款属于蒋女士的账户,为了不影响她的个人信用记录,建议蒋女士先还清每月还款。
工作人员还建议蒋女士采取法律措施解决问题。 接下来,他们还将协助江女士,配合相关调查。
至于这笔贷款该由谁来承担呢?
对此,记者咨询了律师。
朱英林律师:
该笔贷款交易程序合法。 随后,她与朋友协商,朋友也同意每月还给她,这意味着双方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借贷关系。 我建议您向法院主张私人贷款,以维护您的权利。
律师建议蒋女士先向贷款公司说明情况,申请延期还款,然后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小编在此提醒大家: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电子钱包。
请记得保护您的隐私,
不要轻易将手机借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