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是通信运营商高度重视的业务领域,尤其是在传统语音业务陷入困境、流量管理尚未真正放开的情况下。 在6月11日至13日举办的2014亚洲移动博览会(简称移动博览会)上,多家运营商展示了NFC近场支付的成熟应用场景,一派繁荣景象。 但现实中,NFC近场支付普及的步伐有些缓慢,目前正面临来自谷歌的挑战。
目前,NFC支付主要有三种解决方案,即NFC全终端解决方案、NFC-SWP技术解决方案和NFC-SD技术解决方案。 NFC全终端方案因安全问题并未被采用,而NFC-SWP和NFC-SD方案受制于运营商,因此国内NFC支付一直由运营商推动。 尽管运营商多年来一直在探索手机近场支付,但由于技术、政策、商业模式等因素,特别是标准的模糊和不确定,其发展十分缓慢。
国内运营商已经采用了2.4G RF-SIM卡支付标准,但由于这种方式忽视了银行,其产品推广并不是很顺利。 运营商也采用了SIM-pass解决方案,也称为双面SIM卡(接触式接口实现SIM功能,非接触式接口支持支付功能)。 单纯从技术角度来看,该方案能够满足业务推广的需求。 由于缺乏产业链支撑,其发展相对缓慢。
国际上,NFC-SWP方案最为主流。 所谓NFC-SWP解决方案就是将SE安全元件嵌入SIM卡中。 经过多次尝试,国内电信运营商和银行达成共识,选择了NFC-SWP解决方案。 选择该方案的不便之处在于,用户在使用NFC服务时需要更换手机终端和SIM卡。 毫无疑问,这将极大地影响NFC支付服务的推进。
2013年10月31日,最新的.4系统发布,其中提到了一项新的NFC技术,即HCE(Host Card)。 我们知道,NFC-SWP解决方案是将SE安全元件嵌入SIM卡中。 通过HCE功能,无需在SIM中嵌入SE安全元件。 HCE以虚拟SE的形式完成NFC服务的安全保障,正式告诉NFC读卡器它是受SE支持的。 作为一款NFC手机,HCE最大的优势就是便捷。 它不需要用户更新SIM卡,这无疑为NFC应用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会。 如果HCE方式得到普及,对于运营商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SIM卡是运营商在NFC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筹码。 如果SIM卡被绕过,运营商也将被绕过。 此外,一些金融机构现已对HCE方式表示了兴趣,包括万事达卡、Visa卡和云闪付等。 云闪付相关人士表示,他们正在积极开展包括HCE在内的新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与SIM方式相比,HCE方式的弱点是安全性,这给了互联网企业使用NFC支付的机会。 互联网企业如何看待HCE? 请继续关注并看看移动支付——NFC支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