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钱支付再次到了“出卖自己”的阶段。 5月31日,彭博社报道称,万达集团计划以约10亿元人民币(141美元)出售旗下子公司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钱支付”)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百万)。 潜在买家公司包括字节跳动旗下抖音集团等。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4年底被万达集团收购以来,快钱支付曾多次被传出易主,“快钱是铁打的,买家好买”的笑话一直流传。又提到了。 为什么快钱支付如此频繁地被销售? 已经拥有支付牌照的抖音集团为何还要买一个?
快钱公司为何频频“被卖”?
“有传言,但尚未尘埃落定。” 这是很多支付行业人士对快钱交易表达的第一感慨。
5月31日,万达集团拟以10亿元出售快钱支付的消息引发热议。 这并不是快钱支付第一次经历易主的过程。 早在2014年底,万达集团就收购了快钱公司68.7%的股权,并获得了这一支付牌照,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根据天眼查股权渗透,快钱支付目前的最终受益人为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持股比例为90.12%。
然而,自2018年以来,屡有报道称万达集团计划出售其快钱支付牌照。 意向买家包括苏宁、中石化和一些外资企业,但传言一再后迟迟没有后续消息。
公开资料显示,快钱支付成立于2004年,后于2011年5月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最初业务范围包括货币兑换、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座机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等。 。 接受等等。 经过多次调整,目前快钱支付业务的允许范围为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收单。
自成立以来,快钱已覆盖超过4亿个人用户,超过650万个商业伙伴,并与200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联系。 公司总部位于微信,在微信、微信、微信、微信、微信、微信、微信等30余地设有分支机构,并在微信建立了金融科技服务研发中心。
收购之初,万达集团对快钱支付寄予厚望。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也曾公开表示,此前收购68.7%股权的费用为3.15亿美元。 万达集团将为快钱发展提供支持。 不仅万达电商商户会使用快钱支付,万达广场商户也会使用。 但此后随着房地产行业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变化,快钱支付在万达集团的业务体系中并没有发挥突出的作用。
对于最新交易事项、交易金额、交易进展及集团考虑,5月31日,微信商报记者尝试采访万达集团,但万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快钱是独立经营主体,而万达集团对后者的业务一无所知,我也没有被授权接受任何采访。”
随后,微信商报记者进一步采访快钱支付,快钱支付回应称,“快钱公司是万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资本合作是股东的战略选择。快钱公司不了解相关情况。目前,公司运营正常,各项业务有序推进,将一如既往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服务。”
为何曾经炙手可热的烫手山芋,如今却成了多次转移到其他国家的“烫手山芋”? 在一位支付行业资深人士看来,快钱的交易并不令人意外。 “一方面,从行业来看,整个收单行业的交易量普遍下滑,快钱在银行卡收单市场的市场份额也较低,交易量排名也不高;另一方面,从公司自身的角度来看,虽然之前的数据表现不错,但是这两年实在是差强人意,特别是从2024年1月开始,交易量也是一路走低,呈现下降趋势。 ”
对于交易价格缩水的问题,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鹏博指出,此前曾多次传出快钱支付被收购的消息,传闻的真实性仍有待验证。 此外,还有10亿元的成交价“水花”。 从目前支付行业的市场状况来看,即使是全国性的支付牌照,在“跳码”事件发生后,牌照价格也应该有所下调。
为什么抖音集团还在买?
许可证交易的另一方是买家。
字节跳动旗下抖音集团为本报告具体披露的意向买家。 从报道内容来看,双方已就该交易进行了初步谈判,但未提供进一步信息。 此外,有潜在买家指出,目前的商谈还只是初步的,成交价格仍有商谈的空间。
对于“抖音集团10亿元收购快钱支付”的消息,抖音集团在回应中予以否认,但同时也发出了公司对这张支付牌照“感兴趣”的信号。 抖音集团相关人士向微信商报记者回应称,该消息不实,目前接触只是初步的。
近年来,字节跳动在金融领域的布局日趋完善,支付牌照也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8月,微信通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接管微信合众易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易宝”)。 前者的背后是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 后来,2024年初,抖音支付在抖音App正式上线,提供服务的是合众易宝。
从业务类型来看,合众易宝牌照范围为互联网支付,不能开展线下收单业务。 谈及抖音集团收购快钱支付的原因,厚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于百成表示,支付业务对于生态互联网巨头来说非常重要。 基于支付的高频次和金融属性,其商业价值、数据价值和用户价值非常高,已成为各领先互联网公司的标准配置。 因此可以看出,近年来抖音、快手、华为等生态机构主要布局支付。
“抖音集团可能对快钱支付的业务规模、商户数量以及银行卡收单业务感兴趣。业内人士分析,抖音集团可能借此布局线下支付业务。目前,快钱支付隶属于万达旗下。”就万达业务本身的发展而言,支付牌照的价值已经减弱。如果抖音集团确实进一步拓展线下业务布局,那么收购快钱支付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余百城分析道。
不过,作为正式的金融牌照,抖音集团想要完成对快钱支付的收购,也有严格的监管要求。 根据央行2024年初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同一法人不得持有两个及以上非银行支付机构10%以上股权。银行支付机构,同一实际控制人不得控制两个以上非银行支付机构。 银行支付机构。
有行业研究人员直言,虽然上述监管要求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行业内支付机构也在向细化规定靠拢。 如果抖音集团想要获得第二张支付牌照,或许可以通过出售、业务合并等方式来实现,所有行动都必须在监管部门批准后进行。
在王蓬博看来,对于字节跳动集团来说,支付牌照的价值显而易见。 从2024年开始,抖音和快手都将探索线下本地生活服务。 支付是数据流和资金流的双重载体,也成为商业的入口。 “在线下条码支付市场逐渐固化、线下互联进展缓慢的前提下,能否通过获得全国银行卡收单牌照来争夺移动支付市场,还存在一个问号。” 王鹏博说道。
对于抖音集团打算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及后续在支付业务方面的计划,微信商报记者也向抖音集团了解,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对方回复。
为什么支付牌照不再“流行”
快钱支付频频被传易手,背后是支付行业的变化。 从2011年5月发放第一批到2015年4月发放第八批,四年间央行共发放支付牌照271张。 此后,市场上的支付牌照数量只增不减。
互联网快速发展后,支付在企业生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由于牌照限制,后来者只能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支付牌照。 牌照交易价格一度疯涨,价格堪称天文数字。 过往快钱支付易手的消息中,售价也在15亿元至20亿元之间。
王蓬博表示,支付牌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拥有支付牌照可以帮助互联网平台降低支付渠道成本,同时提高合规运营; 其次,一些互联网平台经过多年的业务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 通过支付可以积累用户流量和数据,并可以基于业务链和场景拓展相关增值服务,完善自有平台的生态系统。
随着近年来支付行业监管趋严,以及头部互联网企业在支付领域的布局逐渐完善,支付牌照的交易价格有所下降,但交易频率并未减少。 微信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以来,中联信(福建)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中金支付有限公司、邦福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均已进入易手过程,其中部分已易手。
于百成表示,支付就像一条经济高速公路,其行业发展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支付行业受到监管趋严、疫情影响、业务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业务转型缓慢的中小支付机构面临较大压力。 一些机构正在寻求退出。 同时,2024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同一法人控制或持有的支付牌照数量进行了限制。因此,我们将看到支付转账的增加近两年机构牌照不断增加,价格也持续下降。
“我觉得这和支付行业本身的发展有关。支付行业的发展一定经历了行业内部的深度融合,一些过去做得很好的机构随着市场的变化逐渐淡出。同时,支付已经发展到金融服务和商业数字化基础设施,支付牌照的重要性凸显,抖音集团也将希望通过收购拥有更广泛牌照范围的快钱支付来丰富自己的支付场景。 王鹏博指出。
谈及支付行业后续的牌照变化,于百成指出,很多牌照找到合适的收购方并不容易。 从近两年支付牌照转让情况来看,收购方主要是互联网龙头和行业平台。 为改善生态和布局付出。 截至目前,抖音、快手、华为等一些主要互联网及行业巨头的支付牌照布局已经清晰,后续并购或将减少。
“对于支付机构来说,疫情加速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进程。 在传统支付服务盈利能力下降的背景下,支付服务的未来一方面在于与场景的不断融合、与生态的协同,另一方面从支付向细分服务拓展,比如为商户提供综合数字化服务”余百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