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天猫推出1111购物节以来,这一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民购物盛宴。 数据显示,今年11月1日开始,已有近2000万热心消费者收藏或将心仪的商品加入购物车,等待11日支付刷新。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1111购物狂欢节激增的客流和极大的单日交易额,显示了老百姓强烈的意愿和极高的消费能力。 甚至有经济学家戏称“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双11交易额拉动GDP增长1个基点。阿里巴巴所属的天猫双11交易额达到912.17亿元。阿里巴巴的成功也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的硬实力,以支付宝为首的第三方支付交易平台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重点分析支付宝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一、历史沿革
2004年,支付宝从淘宝网分拆出来,独立出来。 结合当时我国商品经济交换情况和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的情况,首创第三方担保交易模式,在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中提供第三方强制担保。 如果买方或卖方一方或同时出现问题,则由第三方承担责任。 这一模式的推出,现在回想起来,无疑是互联网金融乃至金融领域的创举。
2013年6月,支付宝推出账户余额增值服务“余额宝”。 通过余额宝,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还可以随时付款、转账,无需任何手续费。 余额宝的诞生,带来了一场连接互联网与金融的跨境营销革命。 它的成功是基于支付宝原有的矩阵。
2015年,支付宝实名用户超过3亿,支付宝钱包活跃用户超过2.7亿,单日移动支付超过4500万笔。 逐步向更多合作伙伴提供支付服务,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2.一些想法
从广义上讲,第三方支付属于互联网金融。 现在主流观点也提到互联网金融本质上就是金融。 从金融的基本原理出发,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商品经济的关键,实际上只解决三个问题:钱在哪里、钱去哪里、钱怎么去。 增信涉及中间流通过程。
传统金融体系中,钱存在银行,每个人在银行都有账户,银行有一个大账本。 在银行的记录中,个人或组织的每一次财务支出和收入、生活中的消费数据、每一次财务活动都会记录在银行的账本中。
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以支付宝为例。 支付宝在银行开了一个普通账户,支付宝的钱也在银行。 但一个被忽视的关键点是,掌握客户基本信息和资金流向的是支付宝,而不是银行。 打个比方,现在的银行业就像一个快递员。 银行通过支付宝完成一笔交易。 银行快递员将包裹送到支付宝所在小区。 保安不让入内,包裹交给支付宝。 其余过程不涉及银行。 事物。 回到起点,银行并不知道支付宝社区的资金如何流动以及交易状态。 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银行会发现成千上万的人将资金从银行账户转移到支付宝账户。 数据显示,今年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系统流通的资金量为15万亿。 资金在银行不知情的情况下转移。 也就是说,支付宝控制着系统内所有资金流向的结算记录。 事实上,它扮演着类似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清算中心的角色。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资金结算是指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资金交易(支付业务),银行对支付业务交易产生的资金进行清算和划拨。 在传统的三级货币结算体系中,央行起着主导作用。 客户小明和小王都在工行有账户,他们之间的转账就是通过两个账户的钱的加减来完成的,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 在跨行交易中,小明的开户银行是工商银行,小王的开户银行是中国建设银行。 资金结算当日进行,产生净差额。 流出方一次性划入普通账户,完成财务结算。 换句话说,谁控制了货币清算中心和资本流动账本,谁就是金融体系的霸主。
3、支付宝的定位
淘宝诞生于互联网经济幻灭的低谷。 作为互联网O2O淘宝的衍生品,支付宝最初的作用仅用于保障交易和支付渠道。 受到中国大宗商品经济交易环境、金融体系封闭、政策限制的制约。 由于高压和公众意识,这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旅程。 现在支付宝在经济和金融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可见,初生芽要经历多次霜冻考验后才能成熟。
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必将催生新的生命。 支付宝拥有客户的资金结算记录,起到类似央行资金清算中心的作用。 通过深入的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才能结出硕果。 以现在非常流行的供应链金融为例。 电商系统中,店铺在上海,客户在浙江,生产基地在江苏。 根据资金流向,通过简单的算法分析资金流向最少的时间,降低运营成本。 这是互联网金融的新生命,也是新金融大数据的灵魂。
一句话概括:心中有敌人,则天下皆为敌;心中有敌人,则天下皆为敌;心中有敌人,则天下皆为敌。 心无敌,则天下无敌。 霸业的基础需要不断奋斗,互联网金融的冲刺需要不断强化自身,才能取得史诗般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