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我想用“便利”和“可靠”

2024-02-11
来源:网络整理

创始人投资的竞争对手,一家成立仅三年的初创公司。 今年年初的最后一次融资估值已经达到了17.5亿美元……现在这个硅谷模式的中国版终于出现了,位于上海的Ping++团队正在尝试将产品模式引入国内。

其实Ping++的作用很容易理解。 传统上,网站或应用程序想要接入支付,需要面对多种支付渠道,执行繁琐冗长的流程。 即使接入后,大量的管理工作也随之而来。 如果第三方服务能够将支付接入的维护封装到后端,通过接口向网站和应用提供支付能力,不仅可以降低普通开发者构建支付模块的成本,还可以成为行业领先者。 “卖水”。 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就像推送领域的个人推文和分析领域的盟友一样。

与Ping++相比,Ping++更侧重于移动端。 Ping++团队负责人金一业表示,与PC相比,国内移动市场正在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变现,这意味着它们需要支付功能。 但支付其实是一个非常标准化的模块,完全可以通过第三方服务来交付,而不需要开发者自己开发。 金一业希望通过Ping++所做的事情能够进一步解放开发者的精力和时间,让他们更加专注于打磨产品。

简单总结一下Ping++的卖点,我觉得可以用“便捷”和“可靠”两个关键词:

“便捷”不仅仅意味着可以一键连接国内主流支付渠道(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等)。 接入后,还可以通过统一管理后台实现交易的管理。 例如,您可以为某个用户设置权限,该权限可以统一应用于所有支付渠道。 或者合并所有支付渠道的交易信息以生成综合报告。

在可靠性方面,Ping++团队向我承诺了99.994%的系统可用性以及60分钟内的紧急响应时间。 其他比如支付成功率、支付响应速度据说都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 大家普遍担心数据安全。 金一业向我解释道:“所有用户数据都在App内部,支付数据在支付通道中。Ping++服务器上只存储简单的交易信息,所以不使用。我们担心隐私数据泄露.至于传输安全,所有数据都会被传输,并且整个消息都会被加密。”

目前,Ping++产品采用免费增值模式,免费提供精简版,满足开发者的普遍需求。 高级版和定制版提供一些收费的高级功能。 Ping++在设计产品时,特别考虑了用户“无缝迁移”的需求。 当用户放弃使用Ping++时,只需修改几个参数即可切换到其他支付方式,并且基本没有迁移障碍。

金一业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 回国后,他有两年支付行业的创业经历。 他的最后一个项目是一个类似的银行卡支付工具。 对于Ping++未来的规划,金一业表示,他可以想象的东西有很多,包括向和学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