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支付招商加盟,加盟“刷脸支付”加盟能赚大钱吗?同心易商户在缴纳了5.98万元加盟费后遭遇退款困难。

2024-02-15
来源:网络整理

云支付招商加盟_云支付怎么加盟_云支付加盟代理

“新零售智能支付”、“抢占先机”、“全民刷脸支付蓝海”,你被这些商机吸引了吗? 近日,同心县杨女士向新报记者报道,她在一次支付宝“刷脸支付”促销活动中,支付了100元加盟费成为代理商。 但随后发现,支付宝官方推广的人脸识别支付业务并没有所谓的授权联盟,也没有收取加盟费成为代理商的活动。

缴纳加盟费成为S级代理商

杨女士在同心县经营一家超市。 7月10日下午,她受邀前往同心县某酒店参加支付宝促销活动。 “现场大概有50、60人,主办方不允许拍照、录像,也不允许大家来回走动。讲师站在前台,向大家宣讲支付宝刷脸支付的好处”。 杨女士说。

”讲师说,刷脸支付是当下最大的趋势之一,支付宝巨头花钱支持,想要创业就必须抓住机遇,抢占市场先机。代理商,您将享受利润分成和促销,代理商可以在自己家中工作,店内安装支付宝面部识别支付机后,每消费元可以获得18元返还,如果开发代理商,您将不会不仅获得现金奖励,还享受利润分享和积分奖励。” 杨女士说:“讲师非常善于调动气氛,现场讲解也很有感染力,让人感觉如果不签合同就会错失机会。最后,我缴纳了1万元的加盟费,并签约成为S级代理商。” 杨女士说,回家后,在家人的提醒下,她给支付宝官方打电话,得知他们确实在推广刷脸支付,但并没有所谓的授权联盟,更没有刷脸支付的活动。成为代理商需缴纳特许经营费。

随后,杨女士电话联系负责促销活动的工作人员,要求退款。 “我签合同才两个小时,对方却说已经报总部平台了,不能退款。我没有刷脸支付机,也没有享受过他们的服务,那为什么我不能退款呢?” 杨女士说。 随后,她赶赴银川,与推广刷脸支付的公司多次交涉。 由于她在签订加盟合同时没有注意违约责任,对方负责人表示只能退还人民币,剩余的人民币无法退还,只能双方达成和解。 合同签订后30个工作日内可退款。

“刷脸支付”躺着就能赚钱吗?

7月21日,记者在银川市金凤区紫荆花商务中心A栋找到了这家主推刷脸支付的公司,并了解到其是意向加盟商。

据该公司杨经理介绍,“刷脸支付”是该公司今年5月份推出的新项目。 “云启福”总部位于山西,是支付宝联盟商户。 他们公司主要服务宁夏市场。 缴纳1万元即可成为SA级代理商 缴纳人民币即可成为A级代理商。 成为代理商后,每招募一个S级代理商,即可获得公司元的奖励,每招募一个A级代理商,即可获得5000元的奖励。 此外,还有可观的利润分成点。 例如,S级代理商在自营店消费,将获得18/点利润点。 他们每开发一个下线A级代理商,每花费一万元,就能获得16/点的利润点。 提积分,还有18/10,000盈利点上线。 加上2/10,000点的奖励,盈利点可以达到20/10,000点。 A级代理商如果能够发展自己的代理商,还可以享受利润分成和促销积分。 “只要你有很多加盟代理,躺着就能赚钱。” 杨经理说道。

记者算了一笔账,发现S级代理商如果每天在店里赚1万元,每天就能获得18元的利润奖金。 即使一个月吃饱,他们也只能赚取540元的收入,一年也就是6480元。 这样的话,需要差不多9年的时间才能收回加盟费。 只有发展自己的代理商才能快速收回加盟费。

“如果我加入后表现不好,可以退款吗?” 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杨经理笑称:“投资有风险,如果人脉好,赚钱的话,绝对没有问题。”

支付宝未授权任何公司收取高额代理费

记者通过支付宝官方客服了解到,刷脸支付是支付宝的一项服务。 商家和服务提供商可以申请使用此服务。 该服务可配合“支付宝蜻蜓”系列设备使用。 您可以在天猫“马商官方旗舰店”购买蜻蜓人脸识别支付设备。 一台机器的价格为1699元至1999元。 设备签约后,商家将根据“累计有效刷脸用户数”获得佣金。 以“支付宝盒子F4蜻蜓”单机为例,官方促销是最高佣金可达1600元。 如果商家有需求,可以在线购买,赚取装备返利。

记者发现,2019年5月,支付宝官网还发布了《关于部分企业未经支付宝授权开展支付设备推广活动的声明》称,接到用户的询问和举报后,部分企业利用支付宝或蚂蚁金服在官方名义,擅自开展“支付宝蜻蜓”系列设备推介会等线下会议推介活动。 支付宝表示,蚂蚁金服和支付宝从未授权任何公司以官方名义举办类似活动。 此类活动具有针对性邀请、会后兜售服务、收取高额代理费等特点。 如果您收到此类活动的邀请,请保持警惕。 为维护用户权益,支付宝还将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律师建议杨女士收集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除了支付宝之外,市场上也出现了微信刷脸支付、京东云等类似的投资活动。 服务商最初的盈利点是通过签约商户提供定制化软件服务,并从商户的营业额中获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然而,一些服务商浑水摸鱼,利用官方机构的名义招揽人收取代理费或加盟费。 所谓招商引资,本质上就是“圈钱”。

北京德恒(银川)律师事务所程艳律师认为,像杨女士这样的企业,在签订特许经营代理事宜时,一定要注意协议或合同中是否有终止条款,并按照约定终止合同。相关条款。 ,退还相应费用。 如果没有签订协议或合同,或者合同中没有规定相关退出机制,建议收集推广公司虚假宣传、无权代理、欺诈等相关证据,然后备案以欺诈、重大误解或明显不公平为由提起诉讼或仲裁,要求返还代理人。 费用。 同时联系其总公司,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相关情况,依法维护您的权益。 (新报记者 吴彩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