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变得非常流行。
先是飞感登上短视频话题榜首,随后成立仅一年就取得了令人羡慕的商业变现。
该产品历时200天的匠心打磨。 上线仅半年,用户数突破1亿,日视频播放量突破10亿。 它打败了“老大哥”快手,长期占据摄影和视频榜首,免费榜排名第二。
这样的结果震惊了市场。
抖音的商业化来得很快,成立不到一年就开始商业变现。 近日,记者获得的一份抖音合作报价显示,与抖音的品牌合作起价为30万元。
此前,有抖音明星表示,抖音上粉丝超过500万的明星的广告费已经超过百万元,生活比明星还富裕。
尽管如此,抖音尚未透露其商业化的进一步进展。 显然现阶段的重点仍然是产品本身。 毕竟,短视频大战的下半场,已经是胶着状态,还没有谁能安然无恙。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一款仅仅上线500多天的产品如何让无数用户难以自拔。 我们也希望这份总结能够为创业者和创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
首先,我们简单总结一下抖音突破的现状。
抖音作为今日头条内部孵化的产品,于2016年9月上线。
上线仅半年,用户数突破1亿,日视频播放量突破10亿。
极光大数据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2月最后一周,抖音短视频市场渗透率达到14.34%。
这意味着,市场上每100个活跃终端中,就有超过14个安装了抖音短视频应用。
某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2月15日至3月7日,抖音连续16天霸占中国单日下载榜,仅次于手游《王者荣耀》。去年七月初。 18天内创造的最好成绩。
极光大数据还显示,抖音7天半年平均留存率为73.88%,证明超过70%的用户在尝鲜期后仍愿意将应用保留在设备上。
业内有不少声音称“抖音在消灭快手的路上差点干掉微博”。
令人惊讶的是,抖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外发展极其迅速。 《日经新闻》的一项调查显示,每 100 个日本女孩中有 24 个在玩国际版抖音。 “视频有15分钟,太长了,我最近经常看。”
二
即使你从不玩短视频,你身边也一定有这样的朋友:一分钟,十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
15秒的世界,为何让你欲罢不能?
据抖音百度百科介绍,“抖音平台以年轻用户为主,配乐以电子音乐和舞曲为主,视频分为舞蹈派和创意派两个流派,共同特点是都是有节奏的。”
本介绍首先从用户群体的角度描绘了抖音的肖像。
“南抖音,北快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句口号开始在网络上流传。 那么,我们来看看玩抖音和快手的用户之间的区别。
快手是中国较早的短视频平台,拥有7亿用户。 它因一篇热门文章《残酷的底层故事:中国农村的视频软件》而被大多数人所熟知。
从用户年龄来看,快手主要以25-29岁为主。
从地域分布来看,快手一二线城市的用户比例为30.5%。
快手在拥有7亿庞大用户的同时,却因内容低俗而被诟病,包括吃灯泡、一秒喝完一瓶酒、放鞭炮、直播毁超市、乱拨打110等。等等,令人瞠目结舌。 内容是无穷无尽的。
当人们好奇快手聚集了哪些人时,2017年底,快手合伙人曾光明披露了快手的用户画像:二线及以下城市,学历较低。 他也承认,快手用户抓取的内容很低。
有网友调侃快手,“中国白痴有几百万,快手占了95%”。
我们再看看抖音。
抖音的市场定位是音乐创意短视频,在气质上与快手完全相反。
极光大数据显示,抖音短视频用户以女性为主,占比78.8%。
从年龄分布来看,20-24岁和25-29岁的抖音用户占比最高,分别占比37.3%和29.4%。
从地域分布来看,37.7%的抖音用户居住在一二线城市。
难怪很少有人说玩抖音的平均水平是留学生富二代。
综上所述,玩快手和玩抖音的用户确实不是同一群人:
玩快手的人都是东北天游等二线城市25-29岁的低学历年轻人。
玩抖音的都是90、2000年代出生的一线城市年轻女性,比如2009年出生的童星裴嘉欣。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观看快手视频有助于了解百年来与农村精英分离后,中国农村人的精神世界变得多么荒凉? 看抖音视频有助于了解一线都市地区90后年轻人的流行趋势风向有帮助吗?
三
用户定位不足以解释抖音的逆袭。 抖音团队还做了什么?
1、市场选择
关键词:短视频、用户、增量
据报道数据显示,2017年独立短视频App用户数量超过4.1亿,而截至2017年12月的中国网民总数为7.72亿,表明短视频领域仍有增长空间。
艾瑞认为,短视频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其低成本高回报的商业价值受到创业者和投资者的青睐。 未来1-2年,短视频平台将开启大量商业化机会,流量变现将带来更大的市场增长。 预计2020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
尽管快手目前在短视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仍有相当可观的增量用户值得争夺。
2、产品特点
关键词:手机、15秒
玩法设置的标准化被认为是抖音“逆袭”的关键因素。
抖音有15秒的视频长度限制,不多也不少,足以展示用户丰富的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即可。
因为它只持续15秒,只要有一个亮点就能引起注意。 抖音上的热门作品大多只是因为一个独特的造型、一个意想不到的笑话、甚至一个有趣的动作而走红。 这不仅降低了观众的精力成本,也降低了创作者的准入门槛。
为了增强用户参与度,抖音还设计了一套有效的指导,通过提供音乐和影视小品片段,为表演者准备台词,只要遵循正确的节奏和情感即可。 同时,抖音还设计了许多特效和道具,如原创特效、滤镜、场景切换等,增加视频的表现力。
一般来说,用户所需要的只是一部手机和某些需要短期练习的拍摄技术。
对于90、2000后有着强烈表达欲望的年轻用户来说,谁不喜欢美丽的自己呢? 这让更多的用户更愿意参与。 然后就“沉迷于”。
3. 内容生成
关键词:名人、热点
抖音上的热门内容包括舞蹈、化妆、美食、烂文、创意……应有尽有。
《舞蹈》、《海藻舞》、《多中心变奏手指舞》、《沐浴舞》、《捣蒜舞》、《音乐》、《我们不一样》等,由于音乐旋律明快、节奏动感,而且舞蹈动作简单易学,迅速成为众多抖音用户的热门模仿对象。 许多流行歌曲也被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婚礼和活动中。
抖音也非常了解明星效应,善于结合时下热点话题。
从上面的百度指数可以看出,去年3月份之前抖音的搜索指数一直为0。 直到3月17日,才开始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发生了什么?
事实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 3月13日,岳云鹏转发了一条下方带有抖音APP标志的微博。 该指数第二天就跃升至2000多点,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逐渐上涨。 的趋势.
前段时间,《乡村爱情》中谢腾飞的表情包在网络上走红。 抖音内容团队将谢腾飞的《乡村爱情》中的音乐与音乐结合起来,发起了#谢腾飞挑战。 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有超过名用户参与了挑战。
从生活到艺术,再从艺术到生活,从“小哥哥”到“小妹妹”,再从“小妹妹、小哥哥”互相调侃,抖音似乎总是让人开心。
最重要的一点是,抖音结合了母公司今日头条的算法优势,实现了去中心化的内容推荐和分发。 也就是说,一个没有粉丝的普通人,只要拍出好照片,依然能够获得很多关注。 这吸引了越来越多愿意在这里发挥、表达自我的普通年轻人。
4、产品推广
关键词:有条理、知识积累
抖音短视频于2016年9月上线,历时500天,已锁定摄影视频类应用第一名和免费榜第二名(偶尔也会登上第一名)。 上线365天内,日均视频播放量突破10亿次,日活跃用户突破1000万。
很多媒体都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分析了抖音运营团队的牛逼。
抖音整个迭代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功能开发,第二阶段是以传播为中心的运营规划。 不同的阶段围绕不同的目标。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2017年3月之前,抖音重点打磨产品。 用户规模较小,增长平稳缓慢。 这个过程持续了近半年,占了抖音上线以来一半时间。 这种休眠生长的耐力非常令人钦佩。
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抖音通过不断加码运营、赞助热门综艺节目,实现了产品爆发式增长,包括《中国有嘻哈》、《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短短半年时间,用户数量增长了10多倍!
2017年12月至今,抖音稳居iOS排行榜前2名,并在摄影视频子品类中排名第一,基本锁定了2018年第一季度最受欢迎的APP。并通过引入新趋势通过“直播问答”,我们迎来了第二波产品快速增长并持续前行。
由此可以得出,任何一个新事物想要成功,周密的规划+高效的执行才是重中之重。 其中,前期做好产品就是生意,考虑其他的都是无稽之谈。
四
目前来说,说抖音会杀掉所有以快手为首的短视频还为时过早。
3月19日,抖音更新品牌为“记录美好生活”。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这太像快手的“记录生活,记录你”了!
抖音下一步的目标受众不会仅限于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但会慢慢扩大甚至下沉吗?
“我们的早期用户确实是一群来自一二线城市的90、95后年轻人。 但从产品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抖音其实更具有普适性,希望大家能够注意到抖音上的不同年龄段。 、地区和性别。”
上述抖音产品经理王小伟的回答已经很明显了:快手与快手将进入正面交锋。
CEO张毅分析,抖音主要在一二线城市,而快手则在三四线城市。 想要成长到微信这样的水平,必须是全年龄段、低三全、高三全,否则就会失去地位。 监狱。
但做出这样的转变对于抖音来说是有风险的。
一方面,习惯用抖音炫耀自己风格和个性的城市高端年轻人,当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被带入了低俗圈子时,难免会放弃这个平台。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各类用户的涌入意味着内容的不可控性同时增加。
监管不会对这一系列问题视而不见。
至于竞争对手,快手不会傻到面对抖音的攻击无动于衷。
2017年初,原网易传媒总编辑曾光明作为合伙人加入快手,负责市场传播。
快手还成为多档高收视综艺节目——《吐槽大会》、《奔跑吧兄弟》以及最近上线的《中国新歌声》的顶级赞助商。
快手合伙人曾光明对于营销费用的投入给出的答案是:“没有上限”。 与之前“不干扰用户”的理念不同,这些营销费用更多地针对快手渗透率不高的一二线城市。 。
与此同时,现在北京、广州的地铁站都可以看到快手的大幅广告。
抖音本身恐怕也有危机感,这也是其采取文章开头“收割流量红利”的快速商业化动作的原因。
一位“沉醉”的“抖音好友”明显感觉到最近广告多了,但之前浏览抖音2小时就不会出现广告了。
据说中国创业公司10年生存率为2%。 上线仅500天的抖音在哪里?
内容产品的持续生命力最终在于内容。 未来,抖音能否平衡疯狂的赚钱和内容? 毕竟,就连新世界也开始改变潮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