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11日电(罗迪 颜书新)近日,珠海市香洲区的一条新规定火了。 无数网友争相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 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听从艾特自己的领导。 这是怎么回事? 快速浏览一下下面。
新经纬拍摄的资料图
“下班后禁止向微信群发送工作消息”充斥屏幕
4月28日,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正式印发《香洲区解决基层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减负办法》,规范香洲区直属单位微信工作群和新媒体账号管理区、镇、街道等28条措施之一,包括原则上每个单位只成立一个工作组、讲话要有内容、不得随意刷卡、原则上非工作时间不得发布工作信息等。 -工作时间,工作结束后及时解散因专项工作而建立的微信群。 等待。
上述文件一经发布,迅速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掀起一场关于“下班后微信群禁止发布工作新闻”的大讨论。 网友们纷纷表示支持,认为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争取早日脱离“苦海”。
不过,也有网友担心这一规定能否真正落地。 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年轻人被微信工作群“绑架”
有人说,微信工作群就像一个“紧缩魔咒”。 只要提醒一响,“心就会紧”。
周琳琳是一所私立学校的美术老师。 学校规定所有工作群消息必须在两小时内回复,上班时间一小时内回复。 这导致她整天手里拿着手机,还一度被医生诊断出患有腱鞘炎和颈椎病。
“有些岗位有紧急任务,需要如此及时的反应,但我想不出有什么事情必须在教师,尤其是艺术教师的两小时内解决。” 周琳琳说,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在业余时间,她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油画创作。 这个时候,她通常希望能够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而不是被时不时的新消息声打断,去创造灵感。
除了发推时被要求尽快回复之外,一旦领导在群里发布通知,他也必须回复“收到”,即使通知的事情与他无关。
刘娜对此也深有体会。 刘娜在上海一家广告公司担任文案,朝九晚五的工作,看似轻松自在。
“这只是表象,说是五点下班,可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二点了,领导还在群里聊着工作,就给你时不时的夸奖一下,关键是有些工作没那么急,可以等到第二天再说。 刘娜说,有一次她凌晨4点被叫去上班,之后好几天都睡不好觉,总是做梦梦见上班。
“我很想把香洲区的规定发给工作组,然后由艾特来领导。” 刘娜说道。
资料图中,新经纬赵嘉然摄
当我辞职的时候,我离开了一百多个团体,整个世界都变得纯净了。
王磊曾在北京一家租赁平台工作。 在他辞职之前,他的手机上有数百个工作组。
“从早到晚,工作群里的微信消息从来没有停过,各种评论不断收到,稍后我一回复消息,就会接到语音电话。” 王磊抱怨道。
王雷说,自从他得到这份工作后,他就失去了生命。
和大多数同事一样,王磊每天需要骑着电动自行车往返于北京的多个社区之间。 “我们是现场工作人员。 按照领导的要求,早上9点和晚上7点需要通过钉钉签到签退,虽然我是七点下班,但是晚上还不到十点,我还在忙着工作微信,他们不关心你吃不吃,只要我在你身边,你就得应付。”
更让王雷难以忍受的是,就连每周唯一的休息日,工作群里也被短信轰炸。 “因为这件事,我女朋友差点和我分手。”
王雷回忆,有一次他和女朋友约好去看电影。 电影开始不到半小时,他的微信电话就响了,让他不得不提前离开。 “当时她闹翻了,但我也无能为力。 ,对方就像是在催他去死一样。”
随后,王雷辞职。 “这不全是爱情,我真的受够了这种工作状态,根本没有私人时间。” 王雷说道。
辞职后,王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退出了100多个工作组。 “没有这些工作组,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