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夏新宇
御剑财经出品
说到信用卡年终回馈活动,持卡人并不陌生。 传统活动往往是满额送礼,或者抽奖机会等,奖品一般是积分、红包、或者一些折扣券,不加区别。 投资衣食住行等常规消费场景和商户。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我们看到今年年底交行信用卡升级回归的独特“年度大奖”活动时,我们就能感觉到其中别有用心:
一是本届“年度奖”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以“年终刷不停,奖励你去旅行”为出发点。 深度挖掘文旅场景消费者需求,为持卡人提供旅游出行信息。 增添更多乐趣和惊喜。
专注的好处就是集中注意力。 一方面,针对消费者的出行需求(包括日常出行),意味着奖池中的奖品更加丰厚,同时也更加垂直化、针对性强。 另一方面,对于金融助力文旅消费市场复苏,这样的活动设计能够更精准地吸引流量、释放消费潜力,非常有说服力。
其次,本届“年度大奖”的活动设计较为独特。 此次活动首次探索“美丽中国”五个核心旅游版图,深度挖掘各版图特色,包括江南趣味、岭南探索世界、北方雪域、古都古都等。中原,西域开发。
分区的优点是精确。 一方面,根据地区不同,各奖池的消费排名、活动资源、奖品重点等都不同。 由此,对活动资源的组织进行了精心设计; 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娱乐亮点是保证,以及配套的机票和酒店优惠券、特权套餐等,对于想要放松的消费者来说似乎也是“种草”忙碌的一年后旅行——这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识别并释放消费潜力?
以上观察仅处于打开“年度大奖”活动页面一睹为快的“外行观看”阶段。 在查阅了市场数据、观察了活动背后的内在机制,以及交通银行信用卡近期推出的一系列系统性金融支持措施支持消费之后,下面我们尝试用“专家的方法”来分析一下“年度大奖”的体现。财务智慧和责任。
远见
具体来说,今年交行信用卡“年度大奖”的玩法是,持卡人先从5大旅游特色区域“种草”并报名其中一个,然后在区域大奖中获得奖项根据活动期间消费排名进行抽奖。 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优惠券、刷卡积分、优惠套餐等福利。 此外,活动还提供消费金额达到后的“阳光”积分奖励。
体现“年度大奖”活动设计前瞻性的第一个观察点是文旅消费切入点的锚定。
2023年被称为消费复苏年,在消费市场结构性复苏的背景下,文化旅游行业增长动力强劲。 如果说消费是一匹马车,那么文化旅游就是一匹最快的领马。
文化和旅游部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95.9%,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人次,同比增长63.9%。 高增长的数据无不说明文旅消费已成为市场复苏的重要引擎。
该引擎将继续强劲。 普华永道《2023年全球消费者洞察调查》中国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文化旅游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62%的中国消费者预计将增加旅游支出,超过50%的消费者预计将增加旅游支出。 未来六个月内很可能/或极有可能进行航空旅行。
交通银行信用卡深刻洞察了这一市场趋势,把握了“年度大奖”的精准定位。
第二个体现“年度大奖”活动设计远见的观察点是活动时间。
今年的“年度奖”涵盖11月至12月整个时期。 这两个月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是什么?
从携程发布的《2024年元旦跨年旅行洞察报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跨年假期已经成为不少消费者“拔草”的契机,踏上自己长久以来的旅程。尤其是在备受期待的目的地,年轻消费群体更加注重跨年仪式:改变自己的居住空间,实现体验最大化。 为此,《洞察报告》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2024年元旦假期国内旅游订单量整体大幅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以上。
“年度颁奖”活动涵盖的时间段与此吻合。 这样的设计可能是基于这群消费者的考虑,他们在这个时期正在比较和选择旅行产品。 因此,活动适当提供了诚意十足的奖池礼物。
体现“年度大奖”活动设计前瞻性的第三个观察点是与主力客户群体的深层共鸣。
另据携程发布的《2024年元旦旅行洞察报告》显示,从预订元旦旅行产品的人群结构来看,年轻的“00后”、“90后”、“后” 80后”已经分别占据了主体。 占比33%、33%和23%,其中“00后”的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2.5倍。
这一点也与交行信用卡的产品和活动定位不谋而合,即“与年轻人交朋友”,以更受年轻客户欢迎的形式与他们产生共鸣。
如果想想今年“年度大奖”的“区报名+消费排行”活动的设计,某种程度上,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场“区排行”的大型游戏。 这种互动方式本质上是年轻化的。 人们最熟悉和擅长的是什么; 同时,同一人群对年底预订的旅游产品有着较高的需求——这说明“年度大奖”活动的创意针对性强、准备充分。
事实上,交通银行信用卡长期以来一直深耕品牌年轻化战略。 从发卡来看,洛天依主题卡、高达主题卡、王者荣耀职业联赛主题卡、斩妖除魔主题卡、泡泡玛特甜豆主题卡等,都满足了年轻客户的需求。 次元、游戏、跨界、国潮等元素; 从与商户的跨界合作来看,包括电竞、娱乐、影视、餐饮、零售、汽车等在内的多个跨界场景和权益也适合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交通信用卡获得了大批年轻客户的青睐和认可。 (更多关于交行信用卡年轻化业务体系的解析,请参见《御剑财经》此前专栏文章《用金融实践引发群体共鸣:交行信用卡与年轻人“交朋友”》。 )
在品牌年轻化的战略重点下,“年度大奖”活动也可视为巩固年轻客群认可的“组合拳”之一。
工作细心
下面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年度大奖”的奖池权益设计以及交通银行信用卡支持赛事的立体生态。
“年度奖励”体现的一个细节是,奖励池中的权益并不是分散在一起,而是完全通过持卡人出行所需的“时间流”进行流动,贯穿机票、酒店、整个消费链包括旅游购物、美食、自动驾驶加油充电、手机流量和话费。
也就是说,“年度大奖”让交行信用卡超越了卡属性和账户属性。 它连接了我们旅游消费场景中的全息时空和一体化体验。
“年度奖”体现的第二个细节,是上述贯穿“时间流”的出行体验背后,交通银行信用卡根据客户需求构建的立体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银行北京、新疆、安徽、山西等分行客户在享受“年度大奖”奖池的同时,还可以参加额外的分行促销活动,获得更多奖励。
提升到战术层面,其实这些小小的努力,这些“金融+生活”、“自联+开放”、“总行+分行”的生态系统本身就支撑起了交通银行信用卡历次的“年度大奖”,各类营销活动,“最受欢迎星期五”的能力基础已建立十三年,在行业内形成了口碑。
其背后的服务思维不再是客户应对不同的场景、碎片化的生态,在不同的App之间跳转来一一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 是金融机构多年打造的生态能力基础和活动。 组织能力,根据客户的一揽子需求和某一整体需求主题(如出行)下的“时间流”刚性需求,灵活利用自身优势,形成完整的营销方案和服务方案。
从这个角度来看,“年度奖”也是基于客户价值进行能力结合的又一实践。
重大责任
超越单一机构的服务视角,信用卡作为消费端渗透最广泛的金融产品之一,自然与两个重要属性和两项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 在文章的最后,《御剑财经》以此为出发点对话题进行了观察和评论。 或许我们更能理解为什么交通银行信用卡今年的“年度大奖”选择聚焦文旅消费领域。
以上种种消费者行为数据分析表明,看似冰冷的数据背后,仍然藏着一颗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心。 这是人们终于战胜疫情后欣喜地望向远方的眼神。 也是人们经过一年的努力之后的目光。 我想在新年期间与家人一起度过一些时间来放松身心。
信用卡第一个重要属性就是以人为本,用金融力量服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交通银行信用卡以“年度大奖”为载体,关注和服务消费者年末文旅生活需求。 正是在一点一滴中践行了便利金融、惠民利民的初衷,助力持卡人美好旅程,丰富持卡人。 对人们来说是一次美妙的体验。
信用卡的第二个重要属性是基于支付和信用功能,紧密连接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场景和实体经济。 因此,他们天然有能力配置金融资源,激发消费活力,释放消费潜力。 责任。
不久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通知》,明确提出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深入开拓消费金融细分市场,发展多元化消费场景,完善消费金融体系。提升零售服务质量,通过差异化金融服务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多元化消费场景中,文旅消费呈现强劲复苏势头,“文旅热”也成为消费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交通银行信用卡以“年度大奖”聚焦文旅消费,也是文旅金融结合的创新形式。 激发消费者文旅消费需求,寻找金融促销费优势。
事实上,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惠及民生贯穿了交通银行信用卡工作的长期着力点。 今年以来,交通银行信用卡推出春季消费大促、5月5购物节、618电商节等多项大型用卡活动,深化用卡建设——使用环境,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
据交通银行2023年半年报显示,信用卡产品方面,报告期内,交通银行信用卡持续推广购车场景分期业务,优化汽车分期产品,推出咖啡主题产品。信用卡、车主主题信用卡、运通怡然白金卡等,带动信用卡行业累计消费跻身行业前三。 报告期末,境内银行信用卡注册量增至7,455.98万张,较上年末增加5.15万张。 累计信用卡消费金额230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交易额同比增长6.58%。
默默地滋润事物。 从这个维度回顾“年度奖”,不失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又一具体实施范例。 活动以交通银行信用卡线上渠道为桥梁,连接消费者和商户,打通场景和生态,同时也探索信用卡新模式,通过年终奖励活动帮助释放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