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顾志娟 米迪 程伟淼
4月21日至5月4日期间,4名消费者手持微信二维码在超市等待付款。 在排队的几分钟里,有人从后面用手机扫码,偷走了500至900元。 对于等待的资金,扣除者是一个名为“一站式24小时便利店”的账户,根本不是超市代收。
近日,重庆市江北公安分局破获上述在超市收银处专门盗取微信资金的案件。 重庆警方告诉新京报记者,在重庆发生的消费者使用二维码支付时资金被盗的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聚合支付APP“钱就这么近”,通过该APP背着顾客扫描支付码。并输入它。 收取支付金额,实现资金盗窃。
如今,无论是在大型超市还是街边小店,人们都可以通过移动支付进行购物和消费,无需使用现金。 简单来说,单一的支付方式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 如果商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可能会失去生意。 因此,整合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渠道的聚合支付成为商户更好的选择。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通过聚合支付相关APP,部分手机还可以变身二维码扫描枪,因此不断出现有人利用手机偷偷扫描二维码实现欺诈交易的事件。 经查,第三方支付机构原本负责对商户进行审核。 在实际操作中,这部分审核权也可能被违规外包给聚合支付机构。 然而,一些可以在网上全面审核的聚合支付给一些“商家”提供了进行欺诈的空间。
那么,谁来保证商家的真实性呢?
审查
钱方浩可以全程在线审核、收款,号称“10分钟处理”
重庆警方告诉新京报记者,近期重庆发生的消费者使用二维码支付被盗资金的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聚合支付APP“钱房好剑”,通过APP扫描顾客的支付码。 。 ,输入支付金额即可实现资金被盗。
一般来说,扫码需要通过扫码枪等硬件设备进行。 消费者展示微信或支付宝支付码,商家使用硬件设备完成扫描收款。 据千方豪进官网介绍,其为商户提供豪进快递箱、扫码枪等硬件设备。 此外,千房好金APP还设有二维码扫描入口。 通过该功能,可以将手机变成二维码扫描枪,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直接收款。
上述案件中,一个关键的步骤是,犯罪者伪装成商家,通过千房好金平台的审核,然后以商家的身份收钱。 重庆警方告诉新京报记者,本案犯罪嫌疑人趁店主不注意,冒充店主,用身份证拍摄店主照片,然后利用这些照片在网上进行登记。软件。
那么,千方豪进审核商户资质的步骤是怎样的呢? 记者以需要申请小白盒支付设备为名,咨询了钱方浩金客服。 客服表示,商户申请注册流程需要钱方豪金的商家工作人员到店办理此事。 据钱方浩客服描述,大部分审核工作都是由业务员完成的。
不过,后来联系上记者的销售人员钱方浩进告诉记者,身份证、银行卡等身份信息照片可以直接在网上发给他。 至于店面和店内环境的照片,销售员表示,“如果你们能提供的话,我就不用去了。” 收到相关照片后,他就可以分发“小白盒子”了。
上述销售人员还表示,千房好金APP还可以实现手机支付功能,这与在APP上注册商户时需要审核的信息类似。 “如果需要来店里拍照,可以提供给我。”
另一款聚合支付产品“到账”也可以实现全程在线审核。 除了获得专用支付设备外,“收钱吧”的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手机APP还可以扫描顾客”。 这意味着使用“收钱吧”的商户只要下载其APP,也可以将手机变成二维码扫描器。 “手钱吧APP”官网上的“手钱吧APP”介绍图显示,该APP首页确实有支付入口,并配文称“直接扫描APP收款或使用支付工具收款” ”。 当记者尝试操作该APP时,发现必须通过商家审核才能进入首页。
6月2日,记者在“收钱吧”官网填写商户开业申请并咨询客服人员后,一名工作人员提出加记者微信沟通。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激活需要五张材料:申请人身份证正反面照片、申请人与店铺正面合影一张、店铺内部照片一张、申请人手持身份证照片一张店内身份证、收款银行卡正面照片一张。
“把照片通过微信发给我,我可以立即处理,设备当天就能从上海发出来。” 上述员工表示。 记者注意到,他在一个微信朋友圈中表示,“10分钟处理,半小时到账,支持花呗、信用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
商人
央行严禁商户资质审核外包,但仍有服务商称可以完成审核
钱房好金、钱钱吧的客户为何能快速通过审核? 谁来执行这一步? 重庆二维码被盗事件背后,风险来自哪里?
从记者的调查过程来看,风险根源在于聚合支付机构对商户资质审核不严。 但事实上,商户资质审核并不是聚合支付机构的工作,而是其背后持牌支付机构的工作。
据了解,所谓审核是指聚合支付机构将商户信息实时传输至收单机构后台,合规人员在后台实时审核。 如果将审核权委托给聚合商(外包机构),则属于违规行为。 此前的公开报道显示,这种情况在市场上也存在。
记者随机调查了部分聚合支付机构的审核情况。 其中,“”的客服人员明确表示,审核工作是他们公司做的。
一位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火河支付不是支付机构,没有牌照。 华河支付不包含商户资格审核。 如果是,则涉嫌核心业务外包。 “你应该看看花河支付的支付渠道。” 另一位机构人士也明确表示,花核支付是服务商,只有持牌机构才有审核资格。
目前聚合支付机构无需取得支付牌照。 央行在相关文件中将聚合支付服务商定位为“收单外包机构”。 也就是说,聚合支付服务商适用外包服务机构的管理方式。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银行卡收单业务外包管理的通知》明确,收单机构不得将特约商户资格审查工作交给外包服务机构。 此后,央行多次发布文件,多次重申商户资质审核不得外包的原则。
央行2017年1月发布的《关于开展非法“聚合支付”服务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相关业务开展过程中,部分聚合技术服务提供商接受大商户形式的付款。 进入收单机构、违规开立支付账户,或者实质性从事特约商户资格审核、承兑协议签订、资金结算、收单业务交易处理等业务。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志告诉记者,从合规角度来看,聚合支付是收单方的外包商。 央行明确了三点。 聚合支付除了作为收单机构的外包商外,不负责商户的单据审核。 此外,聚合支付不能触及资金结算,涉及二次清算和无牌支付业务。 同时,它无法触及核心交易数据。 一般情况下,只有银行和支付机构才能接触到。
责任
审计导致损失,聚合支付机构或将被追究责任
用手机扫描顾客背后的二维码即可盗取资金,暴露了聚合支付机构对商户审核不严的问题。 对此,黄大志分析,用手机当扫码枪是随着科技进步而出现的问题。 它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 就像现在很多手机都带有NFC(近场支付),以前的手机是做不到的。 “这也是一个安全与风险之间博弈的过程。”
黄大志表示,大型的、有牌照的支付机构也在开发内置于手机中的程序,但这大多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因为以前做扫码器要花钱,而内置的成本又很高。 -in软件相对较高。 低的。 更重要的是,大型支付机构非常重视自身品牌和合规性,而只有一些小型聚合支付厂商为了追求利润而轻视合规性。
聚合支付机构开发的商户理论上仍需经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审核,但这一步审核在实际操作中已被弱化。 前述业内人士透露,在实际操作中,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将审核步骤外包给第四方(聚合支付也称为第四方支付)。
以微信支付为例。 若商户直接申请接入微信支付,需在微信支付商户平台页面提交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企业银行账户等信息,等待微信支付团队审核。 。 如果商户通过聚合支付机构接入微信支付,根据目前行业内比较普遍的审核模式,只需要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 也就是说,对于通过聚合支付接入的商户,即使下一步聚合支付将商户信息提交给微信支付审核,也不会审核营业执照等核心信息。
此外,审查的一个困难是成本高。 易观分析师王鹏博表示,商户涉及行业众多,线下人力、扩张成本、维护成本都非常高。 另外,聚合支付机构争夺商户,审核存在漏洞。
行业竞争的激烈还体现在记者接触到的“收钱”员工身上。 记者询问开户事宜后,该工作人员多次催促记者准备并提交材料。 他的朋友圈里发布的状态几乎都是与销售产品相关的,比如“材料准备发货了,你材料准备得怎么样了!” “周六我会照常上班,需要办理的商家可以联系我寄材料。” ETC。
如果审核环节出现问题,造成风险或损失,该由谁承担责任?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监管部门追究责任,肯定会对持牌支付机构进行处罚,但收单方与聚合支付机构之间仍会存在矛盾。 内部职责分工,收单方可以向聚合支付机构追究责任。
众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认为,聚合支付公司本身不具备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功能,只能利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渠道开展支付业务。 第三方支付公司有义务对商户进行审核。 因此,问题可以通过商户使用的支付通道进行追踪,支付通道是商户代码中的一个字段(用于区分所使用的不同第三方支付公司)。
黄大志认为,如果遇到违法违规行为,一定要具体分析。 他分析,这涉及到行业监管的困难。 这个链条中存在三个角色:支付聚合、支付机构和银行。 其中,聚合支付厂商完成这个流程后,第三方支付机构结算时就要去收单银行。 这就涉及到收单业务是谁做的,是支付机构还是银行。 聚合支付机构有责任配合调查,了解商户资质、开户时提交的信息、日常交易情况等。
益处
拉卡拉、京东金融、富友等持股聚合支付机构
聚合支付机构为何在实际操作中“承担”商户审核工作? 第三方支付机构与聚合支付机构之间是否存在利润分成? 这就是促使他们积极介入这个环节的原因吗?
新京报记者通过“千方豪进”客服了解到,目前扫码率为0.38%。 也就是说,100元的交易,千方豪金的费率是0.38元。
一位支付机构内部人士表示,(第三方支付机构和聚合支付机构之间)确实存在(利润分成),业内称之为“利润分成”,但行业内并没有大概的比例范围,而且由双方自行协商确定。 。 黄大志介绍,比如,一般情况下,收单机构向商户支付的费率是千分之六到七,那么可能会有一部分给聚合支付厂商,一般是千分之五到一万。 十倍,可能还比这个还要低。 后者能获得的就是这部分差价,相对利润很小。 然而,随着收集金额的增加,利润也会增加。
上述人士还提醒,需警惕聚合支付机构二次清账、逃税问题。 “近年来,出现了一批聚合支付商跑路的问题。一些聚合支付商违反规定,截留资金,卷款跑路。”
除了费率和利润分成的“诱惑”,第三方支付机构与聚合支付合作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上述第三方支付机构向记者提供的一份信息显示,双方投融资背后存在一个重要的补缺逻辑:对于第四方机构而言,第三方机构可以带来稳定的支付渠道。 对于第三方机构来说,2018年之前,支付机构之间的直连还没有合规背书。 如果想通过服务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来分享移动支付的红利,投资聚合服务商是布局聚合的关键。 对企业来说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与此同时,新京报记者发现,部分聚合支付方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股权关系。 据企查查了解,推出“收钱吧”的上海沃提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第三大股东为北京拉卡拉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持股6.81%; 该基金第一大股东是拉卡拉,持股37.9%。 上海福友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持有武汉立储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产品为“扫码吧”)9%的股份。
近期另一巨头的入局也引发了市场关注。 据企查查了解,今年6月3日,另一家聚合支付公司哆啦A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了投资者。 京东旗下京东汇正(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其唯一股东,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00%。
混乱
聚合支付跨境审核商户,接入赌博渠道
虽然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享受到聚合支付带来的便利,但大多数人对“聚合支付”这个词并不熟悉。
聚合支付的作用是同时覆盖两个或多个支付渠道。 消费者只能专注于消费,而无需关注商店要求哪种支付方式。 同时,聚合支付还可以帮助门店记录资金进来的支付渠道。
业内人士表示,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相比,聚合支付相当于基于第三方支付的技术集成,是“第四方支付”。 对于消费者和商户来说,聚合支付确实具有一定的便利性。
聚合支付模式实际上是指第三方支付机构将线下市场拓展、支付收款设备部署等任务外包给聚合支付机构,即“第四方支付机构”。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客多天下,2017年出台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不断提高收单服务水平标准促进收单服务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出,一些收单机构或聚合技术服务商创新开展“聚合支付”服务,为特约商户提供融合多种支付渠道、一站式资金结算对账的技术解决方案,满足特约商户减少系统投资和运营的需求成本,提高资金结算和财务对账效率的现实需求。
但《指导意见》也划出了多条红线,包括严禁收单机构审核特约商户资质、签订受理协议、资金结算、收单业务交易处理、风险监控、受理终端(网络支付接口)主密钥等。 生成和管理、错误和争议处理工作由聚合技术服务提供商负责。 严禁聚合技术服务商以任何形式截留特约商户结算资金,从事或变相从事特约商户资金结算。
实际操作中,突破红线的聚合支付行为时有发生。 新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聚合支付机构对商户审核越界。 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聚合支付的发展存在一些争议的方面。 比如,有的聚合支付公司接入一些赌博渠道赚取灰色收入,有的涉足信用卡套现等领域。
这些大多是监管的目标领域。 据“温州网警巡警执法”公众号消息,近日,一家为赌博网站提供充值、提现等服务的“第四方支付”平台被成功摧毁,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1名。 资金金额达数十亿美元。 赌博网站通过易科技工作室、易某某聚合支付平台、T支付等第四方支付平台与赌博人员进行结算,再由这些第四方支付平台与赌博网站进行结算。 短短7个月时间,仅一家公司的资金周转就达到了7亿元,几家公司的总周转金额就达数十亿元。
据报道,犯罪现场,犯罪嫌疑人购买了大量手机,搭建“手机墙”。 这些手机的屏幕不断更换新的支付二维码,接受来自全国各地赌徒的赌资。
我是分割线
2019年收购市场主流品牌
官方渠道市场顶级政策咨询
会员宝凯刷乐鼠
金大宝点击支付宝
银盛通享受钱包快钱
瑞树宝山的
扫描二维码咨询
加入行业微信群
添加编辑微信账号
商业合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