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决顶层设计的概念问题
当我们把握大局时,首先要做的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大局; 而善于做顶级设计师的人往往善于阐明一个概念,比如张小龙的即用即走,阿里巴巴让天下生意变得简单。 不要去找非BAT厂商。 这些观念或信念的确立,将影响整个形势的指导精神和作风。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三线”构建支付结构。
2. 付款流程
我们都知道,当前的经济活动离不开电子支付,支付离不开货币,电子支付离不开电子货币,电子货币离不开电子账户; 而电子支付的出现也离不开现代电子通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因此电子支付离不开现代支付清算系统。
我们今天所说的支付清算系统包括很多服务于整个支付流程的相关系统。
付款流程是怎样的? 我们可以将支付分为三个阶段:交易、清算、结算。
交易是用户根据消费意愿购买商品、下订单、确定支付工具、生成支付指令的过程。
清算是不同机构之间传输、收集和计算应收应付账款的过程。
结算是指最终资金交付给相关参与者并到达其约定的结算账户的过程。
3、一点三线是支付系统的骨架。
那么什么样的支付结构可以支持上述支付流程来便利这项业务呢?
我们这个产品架构模型采用“1点3线模型”。
内部线路是为内部服务的,从交易开始,最终到达会计系统,记录这次经济活动的整个链条; 从订单开始到开票、内部记账、内部记账等。
外线是清算服务流程的主线,向服务机构发送支付指令并接收反馈; 从订单开始,到达支付网关,通过路由选择合适的支付通道,然后交换支付指令,完成支付。
联动线路服务于内部和外部线路通信。 内部流程与外部流程相互沟通、相互促进。 一旦支付成功,就可以进行记账,如果记账成功,就可以进行分账。
然后我们得到如下支付机构。
4. 结构就是距离
把握“一点”设计和“三线”设计,就可以构建完整的支付系统; 这种设计方式不仅适用于三方支付机构,也适用于普通交易平台、四方聚合支付; 只是支付渠道不同。 三方接入是银行渠道,普通商户和四方聚合公司接入三方渠道。
建筑的意义是什么? 就是保证以后不会频繁的重构,保证每个维度都有足够的可扩展性,保证每个模块、每个细节服务于整体,同时也保证产品不受业务的影响。 加油,这就是产品的顶层设计,也是通向远方的灯塔。
5.产品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一个产品的意义是什么? 是为了制作一个“很棒”的系统,还是为了制作一个“正确”的功能,还是为了遵守一个通用的规范? 我什至不去想什么是牛逼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规范的,谁是标准的。
产品的意义应该是用现有的手段解决当前甚至未来的问题; 因此,产品应该关注问题本身或者需求本身; 你不是系统或功能本身。
就像很多朋友会问,账户成交额应该体现“-减号”吗? 我们总是习惯从功能的角度来设计产品,减号就是功能; 但我们常常忽视我们面临的问题,这是根本; 产品应该具备通过功能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设计功能本身,我们需要体现流程的“减号”吗? 你要吗? 其实,我们不应该问自己是否应该反映负号,而是应该问自己负号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问自己“我面临着什么问题?”
而这个问题是“我需要用一种方法来反映流水的方向”; 面对这个问题时,你不应该回答“应该使用负号函数”,而是“如何体现流水的方向”,当我们到达最本质的问题时,我们就到达了“最关键的十字路口”选择”。 产品在面对问题时应该有选择的能力; 选择问题的答案,而不仅仅是证明答案是否正确。 。
不仅可以使用负号来反映流向,还可以使用收入和支出字段以及贷款标记。 这时候你就会问我,需要在流程中体现负号吗? 当你思考如何设计这个功能的时候,不妨回到起点,问问自己,我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期望达到什么效果,我有多少个选择,目前的功能是什么?让我困惑。 这是唯一的答案吗?
放弃对模板和权威的迷恋,而是探索自己的设计风格,培养追求未知新事物的好奇心。 产品设计可以很自由、很别致……
共勉! ! !
#专栏作家#
陈天宇,微信公众号:陈天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10年产品设计经验。 曾就职于一家领先的金融机构和一家领先的支付机构。 云和解创始人获得数千万美元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