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仔细阅读近期央行发布的文件,你会看到一个高频词“聚合支付”。 相信很多人都熟悉“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无卡支付”这些名词。 “聚合支付”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聚合支付?
如果你去度娘那里,你可以得到非常专业的解释。 在这里,小编只是想简单明了但不严谨地解释一下:整合多种支付渠道的支付工具就是聚合支付。 一般来说,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百度钱包……都有自己的扫码支付方式。 线下商店如果想吸纳各种支付工具的用户,就必须在柜台上放一个二维码,然后用手机在里面安装一排收款软件。 不过安装聚合支付软件还是很方便的。 只需一款软件、一个二维码搭建平台,即可一网打尽各种支付工具的用户。
严格来说,聚合支付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相对于之前第三方支付的扩展。 第三方支付是银行和商户之间的支付,聚合支付是第三方支付和商户之间的支付,没有支付牌照限制。 聚合支付在没有支付牌照的情况下,通过聚合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银行、合作电信运营商等服务商接口等各类支付工具,提供综合支付服务。
央行为聚合支付正名,鼓励其发展!
对于很多不了解聚合支付的人来说,聚合支付往往被等同于“第二台清算机”,但事实并非如此。 央行近日公布的《关于不断提高收单服务水平规范促进收单服务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聚合支付,明确肯定聚合支付给商户带来的价值。
聚合支付对于提升消费者的支付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在中国支付市场,存在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持牌机构、手机厂商等多方力量。 商户的收银台摆满了刷卡POS机、二维码扫描仪以及各种二维码扫描设备。 商家需要去各个地方。 向支付公司申请账户,找技术公司实施产品,到各个平台对账。 手续繁琐; 而且各种支付工具互不兼容。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和商家真正缺乏的是一种简单、快捷的一键支付工具。 聚合支付是第三方支付与商户之间的一种方式,不进行资金结算,但可以根据商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形成资源优势互补。 它具有中立、灵活、方便等特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极大提升了消费者体验。
统筹支付的政策雷区
央行两年前统一部署下发了《关于清理整顿非法“聚合支付”服务的通知》,近期又发布了《关于不断提高收单服务水平规范促进收单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服务市场”的频繁动作,为缴费总额划定了政策红线,明确了雷区。
1、不得从事商户资质审核、受理协议签订、资金结算、收单业务交易处理、风险监控、受理终端(网络支付接口)主密钥生成与管理、错误与争议处理等核心业务。 ;
2、不得以任何形式办理特约商户结算资金,从事或变相从事特约商户资金结算;
3、不得伪造、篡改、隐匿交易信息;
4、不收集或保留特约商户和消费者的敏感信息。
聚合支付的利润空间在哪里?
聚合支付是为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的“收款外包”服务。 手续费率微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 第三方支付机构向商户收取千分之几的费率,聚合支付机构再收取千分之几的费率分成。 资费如此微薄,竞争如此激烈,靠这样的基础服务几乎不可能赚钱。
如果你想赚钱,你就得另辟蹊径。 部分聚合支付产品涉足“二次清算”服务。 由于监管漏洞,第二台清算机以极低的费率、极低的申请门槛为聚合支付公司赢得了相对客观的利润空间。 但“二次清零”是汇总支付的政策雷区,存在被央行叫停或责令整改的风险。
也有一些产品走上了深挖支付端口背后广阔市场的道路。 支付只是一个流量入口,真正赚钱还要靠其他增值服务或者金融服务。 目前主要思路包括深度拓展支付行业,向商户收取交易服务返利,基于自有系统进一步发展消费分期等增值服务; 拓展服务广度,旨在成为平台连接企业,打通行业供应链,为传统企业的金融需求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充当金融公司与传统企业之间的“连接器”。 ”
聚合支付市场前景广阔
聚合支付并不是二清的代名词。 合规聚合支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二维码支付被监管放开后,移动支付行业将更加快速增长。 行业的发展将带动大量线下中小商户对移动支付服务的需求。 而如果没有支付宝、微信、百度钱包等聚合支付工具来弥合中小商户与支付方式之间的差距,移动支付将会变得非常繁琐。 另一方面,持牌第三方支付企业无法全面覆盖市场,也需要聚合支付等机构帮助开拓外部渠道。
聚合支付已经进入市场,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任何新兴市场都会经历早期的疯狂发展,然后在竞争和监管中慢慢合规。 因此,没有必要对支付总额过于严厉。 对于我们来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支付总额逐渐上涨的趋势下入市,赚金!
平安扫码支付 - 平安银行与平安扫码支付合作,超低费率,即时支付,安全快捷,正规无卡二维码支付平台,微信gzh“平安扫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