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哪些,2020年第三方支付企业50强

2024-02-25
来源:网络整理

三方支付平台有什么用_三方支付平台有风险吗_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哪些

1998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程序员马克斯·列夫钦(Max )被一场题为“市场全球化与政治自由之间的联系”的演讲深深打动。 演讲结束后,他走近演讲者 Ti。 呃,我们跟他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两人详述了支付领域的各种痛点,试图找到替代现金支付的新技术。

就这样,经过两个年轻人的几次简短的交流和讨论,支付公司()诞生了。 2000 年,为了应对快速在线汇款业务的竞争,埃隆·马斯克将该公司与 合并。 次年2月,公司更名为“(贝宝)”,开始在北美乃至全球的扩张。

与此同时,中国第三方支付的种子也开始发芽。

二十年的激动

1999年,中国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首都支付”成立,拉开了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序幕。

2002年,中国银联正式成立,实现了银行卡系统互联互通,为第三方支付行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4年,支付宝诞生; 同期,拉卡拉、易宝支付等公司成立。 国内第三方支付进入疯狂增长阶段,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但与此同时,行业乱象频发,违规经营现象屡见不鲜。

直到2010年央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三方支付行业才逐渐走向产业化、规范化。 现阶段,央行发放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宝相继推出条码支付、二维码支付,为第三方支付火上浇油。

2016年,第一批支付牌照到期换发时,央行明确不再发放新牌照。 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已形成以财付通、支付宝为首的“两超多强”。

强有力的监管政策加速第三方支付行业优胜劣汰

在停止发放新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同时,央行加大了对行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违规严重的机构坚决吊销牌照。 数据显示,近四年多时间,央行累计取消第三方支付牌照34张。

此外,央行宣布实行“一机一账户”制度并全力打击银行卡套现,以及监管部门多次开出“天价罚款”,都让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所有人都面临着风险。

在如此强力的监管环境下,第三方支付市场洗牌加剧。 一方面,支付宝、财付通、一钱钱等平台占据了第三方支付市场90%以上的份额,让一些中小企业难以生存; 另一方面,强有力的监管政策正在打击所有行业从业者。 ,让他们努力保持稳定,不敢做出大的改变。 最终,一些业务红线频繁的小公司不得不黯然退出市场。

当然,有黯然离去的,也有逆流而上、蓬勃发展的。 由于C端支付市场“双寡头”的地位不可动摇,不少企业纷纷转向C端以外的市场,或从单一渠道运营转向综合服务; 有的还深度涉足第三方支付场景。 它在公共交通、政务服务、医疗健康等场景中探索自身的服务优化,成功守住了自己的“领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压力硬币”的另一面

不可否认,强有力的监管政策一度让行业陷入低迷,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行业垄断的势头。 但仔细审视历年来的监管措施,都是为了整顿行业乱象、正源正本。 比如与银行直接连接或随意连接、滥用和随意放置支付接口、非法挪用备用金等,这些曾经被禁止的行为已经基本消失。

对于走错路或即将误入歧途的企业来说,停下来回头,这不正是“重压”带来的转型机遇吗?

一念成败在一瞬间,历来如此。

(文/寂静之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