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爱范儿受邀出席分众传媒、聚划算、支付宝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科技创新分众传媒CEO江南春、支付宝副总裁范志明、聚划算高级总监程伟文均出席发布会,共同宣布三方合作。 技术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合作的具体内容是,用户未来可以在7个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的3万台分众显示屏上使用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直接参与评选聚划算扫码团购新技术
分众传媒CEO江南春表示:
传统模式下,从广告展示到店内实际消费往往存在多次跳转。 通过这个解决方案,我们可以让消费者在广告的启发下,直接形成销售并进行支付。什么是科技
O2O模式在发布会上被多次提及。 支付宝、聚划算、分众传媒等都试图通过这样的业务合作,架起线上线下消费的桥梁。 聚划算提供线上产品,分众提供线下渠道,支付宝提供移动支付(二维码+快捷移动支付)的技术支持。
作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这次“强强联合”测试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移动支付领域的一次新尝试。
移动支付近年来被视为新兴热点领域,各路分析师都不厌其烦地给出了自己的市场前景。 的一份报告称,2012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达到1715亿美元。该机构的调查总监沉认为,到2016年底,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达到6170亿元。另一家研究机构大胆预测,2015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突破1万亿元。 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人们总会产生“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感觉太棒了”这样的想法。 那么在中国,移动支付会迎来春天吗?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市场现有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银联模式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是通过专用智能SD卡和银联移动支付客户端完成的。 智能SD卡集成了大容量数据存储和符合国际ISO标准的IC芯片安全功能。 银联移动支付客户端目前已推出 、 、 、 等版本。
功能上,您可以在带有银联“闪付”标识的受理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支付。 此外,还提供其他常用金融功能,包括账户余额查询、银行卡转账、信用卡还款、水电缴费、手机充值缴费、固网宽带充值缴费、游戏等数码产品购买等点卡、电影票预订、机票酒店预订及支付、网上商城电子账单支付等。
FT中文网提到:
该行拥有金融牌照和雄厚的经营实力,在金融服务领域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地位和品牌效应。 银行通过开展移动支付业务,还可以发展衍生金融业务,促进非传统金融业务的发展。 然而,银行缺乏开展移动支付所需的网络资源。
运营商模型
目前,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都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这三家公司均于去年底获得了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相当于支付领域的“门票”。 2010年6月,央行宣布“提供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取得支付机构资格”。
每个计划都是相似的。 开通运营商支付账户后,您可以通过短信、互联网等方式实现电话缴费、网上缴费、水电燃气缴费等功能。 此外,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均推出了小额现场支付服务,主要通过集成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手机卡进行。
在今年上海MAE(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谈到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时表示,中国移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找到基于SIM卡的解决方案,保持传统运营商的优势。竞争力。 益处。 奚国华还表示,中国移动支持GSMA推动的SIM卡移动支付标准,但“仅依靠传统运营商是不够的,必须与银行有机合作,充分发挥手机与银行的联动作用”。 POS机。” 他表示,“我们目前正在与金融机构进行谈判,但双方必须尊重彼此各自的既得利益。”
这实际上说明运营商虽然拥有大量的终端用户,但缺乏相关的财力。
支付宝模式
支付宝是国内电子支付领域的领先者。 支付宝目前拥有超过6.5亿注册用户,其中快捷支付用户8500万。 这8500万用户是支付宝试图在移动支付领域开辟新路径的重要筹码。 在今天的发布会后接受专访时,支付宝公关总监透露,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的安装量在3000万至4000万之间。 支付宝副总裁范志明先生表示:
好东西不需要宣扬。 现在几乎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新浪微博,我们希望支付宝有一天也能做到这一点。
此外,他还透露,支付宝目前正在与各大手机厂商商讨预装支付宝客户端的事宜。
近年来,支付宝在移动端确实做了很多努力。 在各个平台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客户端,并逐步完善了功能。 现在,通过快捷支付,在支付宝手机客户端上完成简单的网上购物、手机充值、水电费缴费等功能已经不再是大问题。 现场支付,支付宝采用条码支付。 主要实现方式是付款人在客户端生成条码,收款人扫描条码完成交易。
支付宝诞生的信用体系已成为其在移动支付领域的独特优势之一,但在终端用户和资金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杠杆作用。
另一个关键:外设模式
这家初创公司是美国移动支付领域的先驱,开创了移动支付的新模式。 其目前的解决方案比较完整——读卡器+专为小商户设计+Pay With,带来“无现金、无卡、无收据”的购物体验。 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模仿者,如拉卡拉、Box Pay、快钱等。这种模式主要涉及第三方公司提供音频端口外设(手机刷卡设备),利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与银行合作,实现手机刷卡功能。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些企业处于弱势地位:没有人、没有钱、没有“保障”。 没有之一——缺乏丰富的渠道向消费者推广产品,导致用户数量少; 没钱——公司资金不多,利润空间小; 没有“安全”——首先,它指的是大多数此类公司的命运。 掌握在银行手中意味着,其次,消费者对它们缺乏信心。
障碍
先不说发展规模。 中美两国的发展状况非常相似。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仍处于爆发前夜,相关行业各大公司都力求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互相争斗的结果就是标准不统一,而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也会让用户在选择解决方案时毫无头绪。 这件事和选择手机号码类似。 作为用户,我不想每三天更换一次电子钱包。 每家商店的功能差异可能会导致用户迷失其中。
不仅如此,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种解决方案都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银联的解决方案直接排除了不支持SD卡的iOS设备;
每个运营商都有自己的标准。 这对于不经常更换手机号码的用户来说问题不大,但会让商家头疼;
中国弟子在弘扬它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目前支付宝还是比较适合远程支付产品,条码支付方案还不够便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解决方案似乎主要集中在现金和银行卡上,储值卡和优惠券等货币替代品仍然没有被考虑。
如何推动统一标准,增强用户对移动支付的信心? 寻找廉价、便捷、易于推广的解决方案是整个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仍处于战国时期。 战国七侠和谐共创未来,似乎只是一种奢望。 但如果他们不联手,就很难推动行业的发展。 统一中原的作用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