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童妙芳
[摘要] 移动支付是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新亮点。 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它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促进交易活动的有效进行。 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支付手段。 然而,在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如何使其健康、良性发展,成为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新问题。 旨在分析移动支付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风险和安全问题。
[关键词] 移动支付; 交易规模; 技术风险; 控制系统风险
:
作为 e-in 中的新成员,可以使用时间和 以及 。 现在它的生活中有一个“的”,有一些在它的,以及如何使它成为一个新的存在。这旨在“的”。
钥匙:
; 交易规模; 风险; 风险
移动支付是一种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是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支付的行为的统称; 移动支付的兴起和发展,使互联网、终端设备、金融机构有效联合起来,在全球范围内创建了新的支付体系。 由于移动支付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电子产品的同时实现了即时支付的功能。 在消费者赞叹移动支付便捷高效的同时,其风险也不容低估。
1、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数量日益增加,移动支付的普及势不可挡。 GSMA在《The On》报告中表示,2018年全球移动货币行业新增注册用户1.43亿,账户总数达到8.66亿美元。 未来,随着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和创新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全球移动支付使用范围将大幅增加。 图1反映了近年来全球移动支付行业的交易规模。
(一)国外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近年来,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其发展前景广阔,发展势头极为强劲。 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 其中,日本、韩国、肯尼亚是国外移动支付发展的典型代表,日本更是如此。 他被誉为“移动支付之父”。
1.欧洲移动支付服务发展
从移动支付的发展历史来看,欧洲国家的移动支付行业起步较早,经过长期发展,运营模式已较为成熟和规范。 欧洲以跨国运营商的联合运营为主。 据数字支付研究显示,2016年有54%的欧洲人进行了移动支付。《2018年世界支付报告》指出,欧元区以745亿笔在2018年全球无现金支付总额排行榜上排名第二。 未来,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意大利的移动支付规模将大幅增长。
2、美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情况
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其移动支付以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两种模式为主。 根据2016年的消费者调查显示,美国人仍在适应移动支付的发展。 大部分用户选择信用卡支付,只有15.4%的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指定网络钱包。 我国移动支付虽然发展晚于美国,但发展规模却远远超过美国。
3、日本、韩国移动支付发展情况
在亚洲众多国家中,韩国和日本的移动支付产业相对成熟。 日本是最早发展移动支付的国家,普及率很高。 其工业发展水平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 日本的移动支付业务是移动通信运营商的主导模式,并已达到相当规模。 《2018世界支付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日本移动支付用户数量突破4900万; 在韩国,移动支付业务是运营商与银行合作的主导模式,其移动支付渗透率接近60%。
4、非洲移动支付发展情况
在非洲,赞比亚、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刚果等一些国家已推出移动支付服务。 非洲移动支付业务之所以能够发展,主要是因为非洲移动支付业务对传统银行业务具有明显的补充作用。 在没有传统银行网点的地方,消费者可以通过移动支付购买商品。 在非洲肯尼亚,2018年有2300万人经常使用移动支付服务,占该国成年人的74%。
(二)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1、发展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的移动支付正在蓬勃发展。 目前支付规模已达全球第一,渗透率遥遥领先(各国渗透率对比见图2)。 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我国移动支付蓬勃发展,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的一百倍。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数据显示,近五年移动支付年增长率高达117.6%; 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规模达202.93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一; 2018年1月至9月,我国移动支付业务交易量4282亿笔,交易总额199.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9%和33.5%。
近年来,中国移动支付用户增长迅速,短短四年内增长了近两倍。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调查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为5.7亿。 目前,中国有近一半的人在使用移动支付,可见移动支付在中国发展的速度。
2.竞争激烈,支付宝更受欢迎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65%的用户首选使用支付宝进行移动支付,31%的用户首选微信支付。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众多移动支付平台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3、渗透多个行业领域
移动支付在满足用户便捷需求的同时,也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可以多方面合作,目前为用户在吃、穿、住、行、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领域提供多样化、便捷的服务,可分为个人、消费、金融三大类。 移动支付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也已成为许多企业的日常业务。 从发展趋势来看,移动支付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再局限于支付本身,更多的是其衍生业务,涉及购物、旅游、出行、教育、医疗、支付、理财、保险、证券、基金财富管理、信用贷款、慈善事业、金融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在改善民生、服务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支付产品也将更加智能化。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与移动支付的结合发展,移动支付的自主性和便利性将与智能支付媒介实现质的飞跃,支付机构将为每个人提供所需的东西。 个性化、专属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支付体验。
二、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监管体系不完善,机构监管难度大
社会健康有序运行需要强有力的法律约束。 同样,每个行业的发展也需要相应完善的法律机制来保证行业的稳步前进。 我国移动支付行业存在风险的原因之一是行业法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一是现行基于移动支付监管的法律主要是部门规章和一些规范性文件,所有的规则和规定,不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无法对移动支付行业产生强有力的约束,因此无法保护移动支付消费者的权益。 其次,移动支付及其衍生业务涉及多个监管机构,但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很容易导致监管不到位、行业监管效率低下。 我国监管体系不完善,随时威胁着用户的财产安全,不利于移动支付的发展。
(二)技术风险
移动支付的技术风险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本身的安全风险,如网络漏洞、黑客等问题。 移动支付的载体是互联网技术,因此互联网技术的漏洞必然会影响移动支付行业的安全。 技术风险主要体现在支付密码破解和信息泄露等方面。 很多移动支付用户都面临过密码被盗的情况,而且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比较高。 此外,由于互联网的脆弱性,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各种方式窃取移动支付用户的信息,一旦信息泄露,将会造成一定的风险。
(三)控制系统风险
移动支付是第三方支付机构连接客户、金融机构、零售商的链接渠道。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内控体系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产生风险。 第三方机构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问题是风险预警体系不完善,无法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不利于最大限度减少风险损失。 由于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庞大,且行业渗透到各个领域,很难实现全面的管控体系,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内控过程中移动支付各领域风险防范没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化解突发风险。 内部控制问题将牵连第三方组织,也会影响链条的其他端点。
三、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增强用户安全意识
移动支付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为促进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其发展环境,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阻碍该行业发展的违法行为。 完善行业法律体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要保护移动支付用户作为消费者的权益,澄清各种侵害移动支付用户权益的违法行为。 此外,用户风险也是导致移动支付行业安全问题的隐患。 作为移动支付的用户,我们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个人防范意识,爱护好个人财产,切实保障财产安全。 日常生活中,应妥善保管好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物品,不要随意连接陌生网络,不要轻易告诉他人重要密码和短信验证码,不要将手机借给他人其他随意。 请注意,更换支付设备时,请务必退出原来的登录记录。
(二)加强技术创新
互联网技术漏洞是移动支付安全风险的另一个原因。 想要降低移动支付的技术风险,就应该从源头入手——互联网技术风险。 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服务时,相关平台必须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窃取用户信息、威胁用户财产安全,并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执行相应的支付权限。 为了防止网络黑客入侵,第三方公司应加强防火墙,防范潜在风险。 有关机构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 首先,大多数用户会选择手机作为移动支付工具,因此需要开发安全技术来防止手机登录支付信息被窃取。 其次,要注重保护客户信息,严防信息泄露。 我们还需要开发更安全的支付方式,普及指纹支付、虹膜支付、刷脸支付等生物技术支付方式。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监督评价体系
投入建设完善的内控体系、完善评价体系,是移动支付安全的保障。 目前,国内移动支付内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 对比欧美等国家的移动支付监管体系,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欧盟移动支付监管注重机构监管,努力营造公平、安全的竞争环境,致力于保障用户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等,严厉打击反洗钱犯罪。 欧盟监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是:建立完善的机构监管体系,要求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监督,谨防内控问题造成用户财产损失,同时及时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相互监督,这样才能够从内部化解风险。
我国监管体系值得借鉴的是,其采取鼓励创新的监管政策,更加注重对机构业务行为流程的监管。 顺应发展趋势,补充相关法律法规、创新监管方式极为重要。 此外,我国还应建立应急问题解决渠道,对已发生的风险按照影响进行分类,及时处置重大风险,将各方损失降到最低。 此外,第三方机构应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引导其发挥良好的敬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
[参考]
[1] 张念,王一雷。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问题——以支付宝为例[J]. 现代营销(下期),2019(3):50。
[2]马文婷. 移动支付APP项目的风险管理[J]. 智库时报,2019(7):224+232。
[3] 杨晓培. 浅谈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现代营销(商业版),2019(1)。
[4]王欣. 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网络数据安全加密技术[J]. 移动通信,2019,43(3)。
[5]陈秀云. 移动支付背后的隐忧与对策[J]. 时代经贸,2018(35)43(3):49-53。
[6]陈旭双,金焕. 浅析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 时代财经,2018(24):168。
[7]迟永辉.第三方移动支付的风险及监管对策[J]. 现代管理科学,2016(11)。
[8] 郑家军,王爽.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7(21)。
[9]中国人民银行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谢宁。 欧美移动支付监管主要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 财务展望,2017(4):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