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企业微信发布2.6.0版本更新。 继“互通单聊”功能内测后,进一步开放相关功能内测连接微信。 11月5日,企业微信再次更新,2.6.1版本新增大脸名片。 导购可以选择自己的形象照片,并设置专属的外部名片。 新增的“群组填表”功能也方便导购更快捷地收集群组内的各种信息。
作者丨阿萨
编辑丨三洋白晓生
密集的更新,让人不得不审视腾讯的每一次举动。
据介绍,企业微信现在支持用户创建包含外部微信联系人的群组对话。 企业员工可以邀请企业微信及微信联系人加入群组对话。 微信、企业微信单次群聊人数上限暂时为10人。
亿邦动力了解到,要实现“互联群聊”功能,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公司已通过验证; 其次,员工有对外联络的权限; 三是员工完成实名认证。 满足条件后,可以直接将微信外部联系人添加到群成员中。 另外,对于未经验证的企业,企业员工可以通过添加自己的微信,在企业微信端和微信端体验单聊和群聊。
图片来自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表示,通过开通“互通群聊”,希望再次降低企业用户在工作中的沟通成本,从而更好地连接企业外部的相关人员和信息,赋予企业更强的能力。 未来,企业微信将继续探索连接微信的更多可能性,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助推业务增长。
作为腾讯智慧零售“七大工具箱”之一,企业微信风格越来越“外向”已是大势所趋。 它向什么方向继续与外界连接? 它将如何与其他六大“工具箱”深度耦合? 这将为腾讯智慧零售带来哪些实质性帮助,可能带来哪些影响,或许会对未来十年的零售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腾讯与生俱来的社交基因在商业场景中爆发。 能否真正将“人性”与效率相匹配? 能否给零售行业带来新的变革? 阿里巴巴新零售能否带来冲击? 这或许也是企业微信本身需要寻求的答案。
导购:认证“微商”
今年3月,企业微信及微信消息功能正式开放内测,宣告企业微信迈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 这样,企业员工就可以通过企业微信、客户微信添加好友、发送私密聊天消息,从而实现客户资源的积累管理,完善会员体系。
在外界看来,企业微信的动作对于企业形象管理、企业客户资产保护发挥了实质性作用。 当员工通过企业微信联系客户时,其真实姓名以及经公司认证的公司名称将直接显示在客户的微信界面上,辨识度极高,塑造了良好的正规化形象。
这本质上是一个交易互信的问题。 企业微信解决自然人身份验证问题。 影儿时尚集团副总裁罗峥表示,企业微信解决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信任关系。 企业微信和微信的区别就像企业邮件和个人邮件的区别一样。 罗峥表示:“即使顾客非常信任店员,但在涉及购物、交易等具体场景中,仍然需要建立基于企业级认证的相互信任关系。”
有了认证的“身份”后,“导购”作为企业微信进入零售端的第一个垂直场景,自然会在基于“信任”的智慧零售中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微信3月份公告中提到,对于金融、零售、房产中介等行业,销售人员经常需要通过私人微信联系客户,为客户提供跟踪服务。 过去,企业无法通过微信快速有效地管理客户资源,而且还会因销售人员下班后带走客户而造成客户流失。 企业微信与微信打通后,所有客户资源都将存入企业微信中,可以随时查看、更新和维护,不受人员流动影响。 离散、无序的经营模式逐渐转变为集约、有序。
腾讯微信事业群企业微信产品部总经理卢庆伟表示,企业微信在这七大工具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试图通过细化微信的能力,帮助企业以“连接器”的形式连接业务。 能力,最终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一位资深电商交易员表示,所谓“炼化微信能力”,本质上是为了传播社交网络本身的传播和协同效应。 这就是过去几代微信企业一直在做的事情。 如果要深挖的话,那些在微信上销售进口减肥药的微商可能就是社交电商的鼻祖。
这位电商贸易商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微信生态也可能经历“淘宝→天猫”的变革过程。 “如果说过去肆意生长的微商是C2C和淘宝,那么企业微信更类似于B2C的天猫,直接代表品牌形象,可以持续维护品牌利益。”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传统微商和“正统”导购仍能共存,但两者的方向将逐渐分化。 微商将销售更多具有功能性、地域性和文化特色的产品,而品牌将通过企业微信直接销售商品。
某种程度上,企业微信导购已经成为微博上认证的大V,从普通人变成了有官方背书的“金口”。 对于这些导购来说,必须添加顾客微信账号才能销售商品,导致自己被误认为是微信商家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有了企业微信,这些“微商”变成了常规生意。
小目标:入侵朋友圈?
在德邦快递,快递员通过企业微信添加客户,物流信息在企业微信和客户微信上都能即时同步,堪称短链协作的好案例。 这个案例指出,对于商家的终端导购来说,如果企业微信在微信内部有更多的深度,导购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取得更高的销售成绩。
目前企业微信已经可以与外部联系人建立群组。 虽然暂时有人数限制,但一旦功能发布,将成为一种营销手段。 企业微信导购可谓“微商常态化”。 品牌背书的背后,能力依然是腾讯提供的社交技巧,而实用的方法其实也是微商惯用的方法。 那么,我们不妨通过微信商家来对企业微信未来的营销动作做一些猜测。
(1)企业微信支持群发消息
与群聊相比,群消息也有自己的特点:①群聊的形式是一对多,容易被屏蔽,而群聊的形式是一对一,触达效率更高; ② 通过向不同标签的用户群发消息,可以实现差异化营销,提高转化率。
(2)企业微信可以发朋友圈
作为一个超级门户,朋友圈有着惊人的影响力。 亿邦动力了解到,不少微商从朋友圈获得大量交易,熟客甚至跳过沟通环节。 即使是陌生人,也往往愿意以朋友圈为选择产品的“入口”,选择完后私聊微信业务。 企业微信直接在朋友圈呈现营销内容,符合商业逻辑。
一位熟悉微信生态的商家向亿邦动力指出,将营销内容放在企业微信朋友圈还会带来两个问题:
首先是营销内容对朋友圈的污染。 可以预见的是,即使朋友圈支持企业微信,初期也会对条目数量进行限制,避免污染。 但一个客户可能会添加多个品牌的企业微信号,从而受到多重污染。
另外,有的客户不喜欢在朋友圈看到广告,而有的客户习惯在朋友圈购物看到广告。 几乎没有办法同时满足这两种偏好。 或许添加一个开关让用户选择观看或不观看是一个解决方案。
第二个问题是企业微信营销内容应被视为广告,这与腾讯的社交广告存在冲突。 腾讯社交广告官网显示,目前其在微信上的投放槽位只有两个,一是朋友圈,二是公众号。 从触达度和影响力来看,朋友圈广告无疑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现阶段,吃瓜群众也可以说,两者的投放机制不同——一种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投放,受众都是微信用户;另一种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投放,受众都是微信用户; 另一种是统一投放,针对自己私域流量池内的用户一个客户。 但在更远的未来,如何平衡两者的角色和利益,或许是考验腾讯智慧的问题。
大创意:智能零售的数字中台
无论是新零售还是智慧零售,数字化是基础,企业微信也是数字化的一部分。 对于距离零售店最近的导购来说,最直观的数字化就是顾客的数字化。
企业微信的配套文件显示,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微信的API接口直接接入自己的CRM系统,对微信导入的客户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积累。 企业员工可以将通讯录中的微信客户“标记为企业客户”,超级管理员可以在API中找到“获取企业客户名单”菜单,获取企业员工所有“标记为企业客户”的外部联系人ID外面的世界。 客户信息统一管理。 为了让员工快速了解客户习惯和喜好,超级管理员还可以在“关联企业客户数据库”中挂钩企业CRM系统的URL连接,方便导购随时访问。
企业微信带来的数字化转型远远超出了客户的数字化层面。 5月8日,企业微信上线消息交互、小程序、企业支付、微工作台四大基础能力。 除了个人微信、名片、微信群等社交信息外,还包括对微信钱包、小程序、微信支付、卡片、优惠券、电子发票等工具的全面支持。
这样,导购可以直接在企业微信端将商品或服务的小程序转发给客户,企业支付则可以实现外部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收款和付款,让导购更方便开展客户招揽营销。
小程序和微信支付的接入,直接将大量信息、电子商务、本地生活服务等功能引入企业微信,从而实现信息整合、协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很大程度上,企业微信已经成为商家的信息后台。 品牌和商家可以通过企业微信与10亿微信用户建立联系并提供服务。 导购是触手可及的神经末梢,小程序、微信支付是数据来源。 商家可以通过全数字化渠道获取整个消费流程的数据,并据此制定智能精准的营销策略,进一步优化市场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资深零售人士向亿邦动力指出,企业微信的数字化还是建立在微信强大的社交基础之上。 腾讯在人的数字化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但距离商品的距离是天然的劣势。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货”不仅仅是微信平台上存储的货物,还包括生产、运输、仓储等整个供应链。 如果想利用企业微信打通订单管理、ERP等企业资源系统,实现真正的信息化集成,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当企业微信充分连接企业管理和信息资源,真正将商户的信息后台转变为智慧零售的中台时,或许可以通过极长的链条和信息共振,实现智慧商业的期望。最小的延误。 全链路协作。
有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微信正在为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开辟路径、搭建平台。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企业微信连接人与货,实现效率提升和跨境融合。 数字化转型是零售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微信参与其中,其质感必须不断发展,才能提供足够坚实的中间平台,真正发挥连接器的作用。
不管上述猜想能否得到验证,企业微信如何能够向上推动币值,向下吸引更多人,将是亿邦持续关注的方向。
不久的将来,如果你看到品牌导购通过企业微信发的朋友圈,请不要感到惊讶。
双十一人群
列表、战报、数据和新闻
↓赶紧加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