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易宝支付正式引入第一批投资者,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取得初步预期的结果,因为2018年3月易宝支付宣布启动首次战略增资计划时,中国电信计划向易宝支付转让49%的股权。其100%股权引入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资,拟新增投资者不超过5家。 然而,兜兜转转9个月后,终于引进了4家投资伙伴,但只转让了21.26家。 %股权,交易总价9.4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初,首轮融资完成后,易宝宝准备年内启动第二次融资计划,以尽快完成仅保留51%股权的目标。 不过,支付宝最初低估了融资难度,后来不得不推迟了二次融资计划。
支付宝公开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和2016年,支付宝分别亏损5941.65万元和6.2万元。 2017年至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552万、2904万、6861万。 虽然可以看出利润增加了。 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但未来三年的利润加起来还无法弥补2016年的资金损失。对比上述财务数据,我们不禁对易宝持续盈利存在隐忧。
尽管支付宝在2019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总体而言,今年的再融资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不少投资圈人士反映,受疫情影响,资本市场对投资项目变得更加谨慎,投资回报不明的项目更难获得资本机构的信任。
易宝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大幅降低了投资门槛。 信息显示,本轮融资计划新增投资人不超过10家。 与首轮融资相比,对投资者的要求也明显放宽。 支付宝的第二次增资,立足于实际情况,颇为周到。 增资主体数量的放宽,让投资者感受到在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与多方战略合作的可能性。 不少人猜测,此次增资,支付宝更看重的是战略投资者在其领域和行业的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相信增资成功后,合作伙伴将全力实现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和产业链整合。
但实际情况与很多人猜测的不同,因为虽然增资条件放宽了,但不确定性却增加了。 第一个是固有的。 与中国电信庞大且长期的基础设施资源相比,支付宝显然是一项新兴业务,因此存在不确定性。 不仅是投资者,普通老百姓也会想,如果支付宝保证盈利不亏损,支付宝会愿意拿出这么多股权吗?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募资公告中没有列出战略合作的具体条款,增资说明中也没有看到本次投资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的好处。
不过,我们也应该反过来思考。 虽然中国电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融资有很多人愿意分担风险,但作为支付宝的母公司,肯定希望支付宝能够继续发展,继续盈利。 而且,支付宝本身也从未停止过发展。
发展的坎坷与坎坷
比微信早一年成立的易付宝目前在第三方支付圈的市场份额很少,但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拓展市场空间。
易宝成立之初,专注于运营商商城,消费场景单一。 消费者一般仅用于充值话费或办理特定业务,使用频率不高。 后来,易宝在发展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拓展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但支付方式还比较落后,支持支付的渠道很少。 很多银行不支持易宝支付。 后来微信和支付宝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第三方支付,而易宝支付才实现了真正遥不可及的东西。
然而没能追上更大势力的易支付并没有放弃。 近年来,它依托电信海量用户资源,打破了不同运营商手机号码的限制。 立足民生,打造多种金融产品,持续拓展消费场景,持续推广优惠。 、多维增加了用户粘性。 在维护和发展C端客户的同时,还积极推动与B端客户的合作,通过多种场景助力普惠金融贷款业务发展。 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易付宝拥有央企背书,第三方支付牌照齐全,业务范围广泛。 近年来,积极探索发展空间。 相信第二次融资将会成功。 将进一步发展营运资金、科研投入、金融科技业务。 大家都会得到很多好处,所以支付宝还是有发展潜力的。 但如果说它能在短时间内赶上支付宝和微信,很少有人会相信。 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客观理性地看待易付宝未来的发展。 希望支付宝不辜负电信的支持,在未来继续稳步前进。 发展并最终成功首次公开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