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红包没有做撤回功能?真相在这里!

2024-03-16
来源:网络整理

看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啊? 不能提现吗? 哦,不能撤回。

但如果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突然问我:“你觉得微信红包为什么没有提现功能?” 我也给出同样的反应,面试肯定会很酷。

在微信中,一条文字、一条语音、一张图片、一个视频、一个链接、甚至一个表情都可以撤回。 而且,他们还是采用同样的撤回逻辑:2分钟之内,无论你发给个人还是团体,无论对方是否看过,都可以撤回。

除了金钱之外,任何信息都可以撤回。 为什么是这样?

今天的话题是一个产品思考问题:为什么微信红包没有提现功能? 对于这个问题,什么样的思维比较合适呢?

思路一: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思考

我们在设计一个产品或者一个功能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它能带来什么价值,还要考虑它是否会给用户带来负担。 因此,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思路就是从用户体验出发:我们可以从“提现”会议开始,它会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我们回顾一下为什么微信没有这个功能。

假设红包可以提取,会出现什么场景?

个人已获得:

你口袋里有100元。 你边走边捡到100元。 你很开心。 你继续走,到家时发现自己丢了100块钱。 此时,你口袋里只剩下100块钱了。 问题: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回到微信红包,你刚刚收到朋友的红包,30秒后收到一条消息:红包已提取,已从你的微信余额中扣除66元。 此刻你感觉如何?

“得到又失去”的愤怒,比“从未拥有”的失去更加强烈。 假设你没有收到红包的快感是60点(正常),你收到红包的快感是120点,那么红包被撤回的快感可以下降到-120点,或者-240点。 对于接受者来说,体验和心情都是不同的。

个人/团体未收到:

微信本身设置了“如果对方在24小时内没有收到你的红包,资金将自动退回到发送者账户”的政策,这说明微信支持“发送者”在“发红包”的场景下“发红包”。对方没有看到”或者“不想收到”接下来领取红包。 毕竟发送方的钱已经被扣除,接收方还没有收取,所以钱不能一直被冻结。

无论24小时系统自动返回消息的场景,如果对方没有看到或者不想接收,在这种场景下,与信息撤回(2分钟内)相同的策略将没有效果。对发送和接收用户的影响。

但如果这个功能被别有用心或者无聊的人使用,也会带来负面的用户体验。 比如,人们经常发一条消息#【微信红包】恭喜发财,吉祥如意#,当你点击它时,你会发现它是文字。 如果有红包提现功能,这种人可能会先发红包吸引你的注意,然后立即提现。

团体领取/团体领取完成:

你在群里发了红包,3人抢了,另外7人没收到。 提现逻辑应该怎么做?

不管实现逻辑有多复杂,无论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都会让抢红包的人不高兴。 根据“损失厌恶”心理,等量损失所带来的负效用是等量收益所带来的正效用的2.5倍。 这意味着什么? 只是心里的不悦会加倍。 (恭喜您,不花一分钱解锁了10个厌恶礼包。)

其次,在微信的产品设计理念中,当接收者和发送者之间出现冲突时,微信更注重接收者的体验。 在这种场景下,微信不会让一个错误的红包破坏熟人的社交关系。

思路二:从“解决什么问题”的角度思考

不仅仅是产品经理,职场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拥有并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解决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采取行动,得到什么结果”。 放到这个问题里就是:如果要做提现功能,它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有必要这样解决吗?

我们来分析一下用户场景和需求

微信红包能满足用户哪些需求? A:交易需求 B:娱乐需求

用户在什么场景下需要“发”红包? A:还钱 B:买东西 C:游戏 D:拜年 E:分钱 F:谈恋爱 G:活跃气氛 H:红包接龙

什么情况下用户需要“提现”红包? A:我发错人了 B:我发错号码了 C:我不想再发了

首先,发红包本身就是一种“主观行为”; 其次,提现功能可以解决的两类问题“操作错误”和“不再想发送”也是用户的“主观行为”。 综上所述,提现功能要解决的问题是:是否提供基于“用户自身主观错误”的“后悔药”。

此时,让我们暂停并继续前进:

问题根源找到了:没看清金额就发出来了。 针对“看不清金额”的问题,微信团队想出了解决方案:在发红包的过程中,一共出现了3次金额提醒,也完全满足了“发红包”的产品需求。将重要信息放在显着位置,重点提醒”的设计原则。

付款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您需要选择支付对象、金额、支付渠道,并输入密码(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为了防止误操作而设计的)。 过程中还会出现三个金额提示(请上图了解)。 3 10),很容易查错金额。 除非你看都不看就输入金额,直接输入密码,然后要求微信给你提现功能。

这就像在ATM机上给骗子转了5万元,然后怪罪银行没有阻止你或封禁骗子的账户——虽然ATM屏幕上会有文字防诈骗提示,进入后又会再次出现的信息。 语音提醒。

而且,即使在微信上给予足够的提醒,你仍然会看多看少,微信团队没有必要为了减少你的损失而开发一套复杂的红包提现逻辑。

思路三:从“业务流程”的角度思考

如果我们从业务角度来看,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提现场景极其复杂,结果不可控。 例如:对方收到红包后,立即支付了一笔钱。 这个时候提现逻辑应该怎么做呢?

第三个选项必须通过,因为我们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创建另一个问题,然后启动两个函数来解决两个问题; 第二种选择也是不合理的。 如果对方不退款怎么办? 不是说“提现失败”吗? 既然存在无法撤回的情况,那么这个功能还有意义吗?

我们看一下第一种方案的风险:如果对方余额不足以提现,你是否应该先提现一部分? 剩下的部分呢? 对方余额有钱就会自动扣除——是不是类似于花呗的自动还款? 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可提取的金额与需要提取的金额不相等,且追溯非常困难(很多人会因为失误而走上追债之路)。

其次,交易行为一般是比较正式的行为。 如果发错了对方,可以理解,可以去找对方恢复。 而不是在对方不知情、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提现操作后,直接从对方余额中扣款。 这种交易是一种有风险的交易。 未来谁会使用微信进行交易?

之前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微信为什么不撤了。 现在我们换个思路:如果“提红包”功能在业务中不好实现,也没有必要开发,但还是有办法避免误操作(顽皮的孩子),我们应该从“如何减少此类人滥用的可能性”并给出解决方案。 例如:

这样设计产品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误发红包的情况,而且从性能角度也可以避免逆向流程(提现)给服务器带来巨大的压力。

本文提出的三个解题思路仅供大家拓展思路。 当你真正面试、遇到真正的问题时,你的思维逻辑就会受到考验。

严谨、优秀的思维逻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而是来自于长期的实践、实践、回顾​​、总结和不断优化。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由作者@少宝路发表于社区。 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