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会计分录怎么做?人对出租人的处理

2024-03-20
来源:网络整理

1.什么是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品的具体要求和供应商的选择,投资向供应商购买租赁物品,并将其租赁给承租人,承租人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租赁期内,租赁物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享有租赁物的使用权。 租赁期满、租金已付且承租人已按照融资租赁合同的规定履行全部义务后,对租赁物的权属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经协议补充; 无法达成补充协议的,可以按照合同有关规定补充所有权;或者交易习惯已确定但仍不能确定的,租赁物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 融资租赁本质上是一种债务融资活动。 那么融资租赁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人们对待融资租赁的态度

1、租赁期开始日: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 未确认融资费用: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应付租赁付款额(最低租赁付款额)

★折现率的确定(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时,可按以下顺序确定折现率)

①出租人租赁的内含利率; ②租赁合同约定的利率; ③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2、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计入租赁资产价值: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初始直接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3、未确认融资费用分配的处理——按实际利率法分配

★各期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金额=(各期长期应付款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分配比例的确定:

(1)最低租赁付款额采用出租人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进行折现,并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按照租赁内含利率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2)最低租赁付款额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进行折现,并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3)最低租赁付款额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进行折现,并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用作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4)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重新计算摊销率。 摊销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融资租赁.基金备案.融资租赁相关知识点评,欢迎读者转发)

★会计处理:

借: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应付款 贷款: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 贷款:未确认融资费用

4、租赁资产减值准备

★应付折旧总额的确定:有保证残值的:应付折旧总额=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保证残值

无保证残值的:应付折旧总额=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折旧年限:

① 如果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则可以认为承租人拥有该资产的整个使用寿命,即租赁资产开始日的使用寿命应使用租赁期作为折旧年限;

②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能否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以租赁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中较短的年限作为折旧年限。

★合同履约费用的会计处理——合同履约费用通常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

★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方法——于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①或有租金根据销售比例、使用情况等计算: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②或有租金根据价格指数计算: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5、租赁期满时的会计处理方法

租赁期满时的会计处理

租赁期满后,承租人通常分三种情况处理租赁资产:

(一)返还租赁资产。 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和“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科目。

(二)租赁资产优先续租。 承租人行使优先续租选择权的,视为租赁一直存在,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租期届满未续租,按照租赁合同要求向出租人支付违约金的,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并记入“银行存款”等科目已记入。

(三)购买、租赁资产。 承租人享受优先购买选择权时,支付购买价款时,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同时,固定资产明细科目由“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科目转入其他明细科目。

相关信息的会计披露。

承租人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与融资租赁相关的事项,主要包括:

支付违约金的会计科目_支付违约金在会计什么科目_支付违约金的会计分录

(一)资产负债表日各类租赁资产的账面原值、累计折旧及账面净值。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每年应缴纳的最低缴款额,以及以后年度应缴纳的最低缴款额总额。

(三)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 即未确认融资费用总额扣除已确认融资费用部分后的余额。

(4)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配方法。 如实际利率法、直线法或年数总和法等。

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融资租赁.基金备案.融资租赁相关知识点评,欢迎读者转发)

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

出租人应当以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并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之和的差额以及未保证残值及其现值。 记录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按照最低租赁付款额借记“应收融资租赁款”科目,按照未担保余值金额借记“未担保余值”科目,借记“未担保残值”科目。残值”按照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核算。 该价值记入“融资租赁资产”科目,根据上述科目计算出的差额记入“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初始直接成本的会计处理

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通常包括印花税、佣金、律师费、差旅费、谈判费等。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 “行政费用”等科目记入借方,“银行存款”等科目记入贷方。

未实现融资收益分配

出租人每期收到的租金包括本金和利息。 未实现融资收益在租赁期内分期分配,并确认为分期融资收益。出租人分配时,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应确认的融资收益。 如果与实际利率法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也可以采用直线法和年数总和法。

出租人各期收到的租金,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融资租赁款”科目。 同时,各期确认融资租赁收入时,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融资收益”科目。

出租人超过一个租金支付期未收到租金的,应当停止确认收入,并将已确认的收入转回表外核算。 实际收到租金时,将租金中包含的融资收入确认为当期收入。

非担保残值变动时的会计处理方法

出租人应当定期检查未担保残值。 有证据表明未担保残值已经减少的,出租人应当重新计算租赁内含利率,并将当期租赁投资净额的减少额确认为当期损失。 应确认的融资收入根据修正后的净投资额和重新计算的租赁内含利率确定。 已确认损失的未担保余值能够恢复的,在原确认损失金额内予以转回,并重新计算租赁内含利率。 租赁投资净额是指最低租赁付款额与融资租赁中未担保余值之和与未实现融资收益之间的差额。

由于未担保余值金额决定了租赁内含利率,进而决定了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为真实反映公司资产和经营成果,按照审慎性原则的要求,未担保余值的大小决定了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当未担保余值减少且已确认的损失能够恢复时,重新计算租赁内含利率。 当未担保残值增加时,不进行调整。

期末,出租人未担保残值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借记“递延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贷记“未担保残值”科目。 已确认的未担保余值能够收回的,在原确认损失金额内予以转回,与上述情况相反。

租赁期满时的会计处理

(一)租赁期满,承租人将租赁资产返还出租人。 此时有四种情况:

A.有保证残值,但不存在非保证残值。

出租人收到承租人返还的资产时,借记“融资租赁资产”科目,贷记“融资租赁应收款”科目。

B、有保证残值和非保证残值。

出租人收到承租人返还的资产时,借记“融资租赁资产”科目,贷记“融资租赁应收款”和“未担保残值”科目。

C、无保证残值,但存在非保证残值。

出租人收到承租人返还的资产时,借记“融资租赁资产”科目,贷记“未担保余值”科目。

D、不存在保证残值和非保证残值。

出租人无需做任何处理,只需进行相应登记即可。

租赁资产优先续租。

承租人行使优先续租选择权的,出租人应当将租赁视为一直存在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承租人不续租的,按照合同约定向承租人收取违约金时,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同时,追回的资产将按照上述规定处理。

租赁资产保留用于购买。

承租人行使了优先购买权。 出租人按照从承租人处收到资产的购买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融资租赁款”等科目。

披露相关会计信息。

出租人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下列事项: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每年的最低征收金额,以及以后年度的最低征收总额。

(2)未确认融资收入余额。 即未确认融资收益总额扣除已确认融资收益部分后的余额。

(3)分配未确认融资收益的方法,如实际利率法、直线法或年数总和法等。

文章整理自网络,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仅供参考和交流。 若侵犯作者合法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