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父亲发布了一条抱怨老师的短视频,迅速在网上走红,获得数十万点赞!
“我直接退出家长群有什么问题吗?”
“你上课不注重教学,课后还让我帮你批改作业,那我要你怎么办?”
“我有那么多时间收集群消息,我自己教不好吗?”
“整天要么让我报补习班,要么让我帮忙批改作业。批改完作业后,我还是蛮不讲理地说:‘老师,谢谢您的辛苦。’”
“老实说,什么叫辛苦?教我,教我,纠正我,谁辛苦?”
这位父亲的这句话,令人心碎。
这段视频一出,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
大家都说,这位父亲说出了他想说却一直不敢说的话。
不管这位家长是否是为了博眼球,他所说的确实是现在存在的现象。
家长团给家校沟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矛盾。
虽然这位家长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但退团后他会遇到很多麻烦。 不知道他最后能否坚持下来。
一群人“压倒”一个成年人
这两天,爸爸们发生了很多新事。
国庆节前夕,一位父亲在一次家长会上突然失声痛哭。
原因很简单:
原来,他经常不回复家长群里的消息。 经老师提醒后,他突然失控了。 他一边哭一边说自己加班、开会、盯着孩子们。 他怎么会看到……
父母这群人,能让一个实心金人落泪,可见其威力有多大。
父亲解释说,并不是他不接电话,而是他总是在开会,无法接电话。 说着说着,他突然就倒下了。
可以让一个成年男人当众落泪,而“父母将被点名”恐怕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这位父亲情绪失控的情况,不少家长表示理解。
“我的工作压力已经很大了,我必须查看手机才能看到老师发了什么通知。
再晚回复的话,老师就会点名,每天下班后还要看着孩子做作业……”
微博知名老师王跃伟老师也转发并点评了这条消息:
都说成人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容易的。
在信息浪潮淹没我们的时代,手机上弹出的每一个通知都像一把悬在父母头上的利剑,时刻提醒着他们——你要继续跑,不要停下来。
家长中出现“戏女王”
事实上,每个家长在刚加入家长群的时候都是非常有爱的。
被拉进一个“知你忧、懂你痛”的大集体,就像找到了一个失落多年的组织。
想到从此以后,我不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还可以随时收到老师和学校的通知,我简直欣喜若狂。
但! 到最后……就成了“表演艺术家”展示演技的舞台。
群里的家长都是各自派系,靠着自己的“努力”在群里获得了主角般的存在感。
早上好入住类型
午餐称赞型
睡觉前晚安
阿谀奉承者
童童妈妈:在今天的家长会上,我深深体会到了当老师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谨代表全班家长向老师说声谢谢!”
戏剧学校
蕊蕊的爸爸:“我是鹏鹏的,希望我们能够多帮助我们成长!”
炫耀
Lisa的父亲:“再忙,我还是要抽出时间陪孩子,下午我带Lisa去放风筝了。” 噢,他给群里扔了一张照片,噢,玛莎拉蒂……
比较学校
妈妈:“我亲爱的女儿要学钢琴了。”
配图是一辆法拉利488,红得非常引人注目。 副驾驶座上坐着一个孩子,只露出毛茸茸的脑袋。
好父母群体开始变异,变成了比较群体、拍马屁群体、广告群体、戏女王群体……
每天收到几百条、几千条消息很正常,甚至一眨眼,对话框就会变成999+,而且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营养的家常消息。
偶尔会有老师发的一些通知,一定要耐心一页一页地看,生怕错过任何重要消息。
原本以为孩子上学了生活会轻松一些,但自从加入家长群后,我体会到的只有无尽的疲惫和焦虑。
上周我去闺蜜雯雯家做客,发现原来带孩子的辣妈突然变成了手机不离不弃的“网瘾”妈妈。
雯雯每次来微信提醒都很紧张,我就偷偷看了一下。
“@大家,亲爱的家长们,家长们需要帮助孩子们为下周一的美术课准备水粉颜料。”
“收到!谢谢老师!”,加上可爱又礼貌的表情。
雯雯快速回复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件大事。
“只是给老师回信而已,你为何如此紧张?” 我好奇地问道。
雯雯看了我一眼,带着苦涩和仇恨说道:
“你不知道,自从我儿子进幼儿园后,这个微信群就成了我的噩梦。
当我刚开始上学时,如果我不及时回复消息,老师们会认为我很傲慢。 群里的家长每天都会做出各种“花式回复”。
我现在的处境不太好。 除了说收到之外,我并没有做出任何跟上节奏的表情。 我怕老师误会我! ”
“更改”父组
社交新闻中,今天曝出一位家长被踢出微信群,明天又曝出一位家长被老师拉黑。 有关家长团体的新闻并不少见。
有几次深夜发微信,反复提出要求。 老师忍无可忍,屏蔽了家长。
有的家长因不批改作业而在群里被老师批评。
在江西某三年级学校的一群家长中,老师点名批评了几位不批改孩子作业的家长。
老师用语音在微信群里宣布每个学生的成绩。
老师们随时在群里直播学生的动态。 老师会向家长群发送哪些学生在什么时间之前没有到教室学习、哪些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外书等信息。
这种点名管理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诸多矛盾。
每次发生这样的事件,都会成为当天的热点新闻,让家长和老师站在对立面。
汪涵不加入家长群的真相
等等,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愤怒退群的父亲。
其实不仅是他,还有一位明星爸爸也表示自己不加入家长群。
他就是著名节目主持人——汪涵。
近日,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一直被视为模范爸爸的汪涵与观众分享了自己独特的育儿经历。
汪涵说,自己平时工作太忙,所以疫情期间,他很珍惜在家可以心无旁骛地陪伴孩子的时间。
屏幕上温柔的主持人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也展现出了非常严格的一面。
他不仅给5岁的小木木安排了英语、围棋、逻辑思维等课程,还要求小木木每天做30个仰卧起坐、20个俯卧撑和深蹲,训练儿子的身体素质。
但除了严格之外,汪涵对于肖木木的教育也表现出了非常开放的态度。
和很多父母一样,汪涵也面临着为人父母的压力,那就是与“别人家的孩子”的比较。
为了逃避这种压力,即使妻子极力劝说,他也拒绝加入家长群。
媒体爆料后,网友纷纷点赞汪涵:
在充斥着形形色色“别人家的孩子”的时代,汪涵老师独特的教育理念真可谓是一股清流。
回顾我们身边的父母,几乎他们都能将比瓦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不落俗套。
出生后比谁成长快,读书时比成绩,毕业后与别人竞争工作,结婚后与伴侣竞争……
父母希望孩子成龙成凤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多时候,这种比较是扭曲的。
不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反而很可能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家长群体虽小,但依然是世界的一个角落
归根结底,家长群是一个开放的沟通工具,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对孩子和整个家庭的修养。
对于老师来说,班上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构建了他们成长的世界,是他们最初模仿的对象;
对于父母来说,我们对孩子的成长负责,影响他们的人生界限。
教育孩子的道路注定是漫长而艰巨的。 和谐、积极的父母群体就像一把利刃,能斩断荆棘。
家长们齐心协力,以身作则,教导孩子在困难的育儿情境中什么是遵守规则、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合作共赢。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你的眼界和内心的高度。
为了孩子,请让家长群体更简单、更简单、更纯粹、更纯粹。
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在谦虚中有原则,在谨慎中畅所欲言,在沉默中真诚。
毕竟,父母再怎么烦,也是有保质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