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有风险吗?安全技术之争不会停止
03-23 14:10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主持人演示了如何通过照片编辑和视频模拟来破解人脸识别。 先进技术及其带来的安全风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脸识别为何被破解? 是技术还不够成熟吗? 一个换脸APP即可完成系统识别。 它会在几分钟内耗尽我的帐户吗? 接下来是一系列的问题和讨论。
人脸识别技术存在风险,行业发展需规范
人脸识别是根据人脸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 近年来它已被广泛使用。 各行业都在尝试利用人脸识别来改善客户体验、优化服务水平,如银行柜台业务办理、社保实名认证、银行、证券、网购远程开户、无卡门禁考勤、身份证等。抄袭检查等
图1:315聚会揭露人脸识别风险
早在去年12月的2017互联网安全创新大会上,就有安全研究人员展示了破解人脸识别的5种方法。 在业内人士看来,315计划可能只是暴露了人脸识别应用中的一个技术漏洞。 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人脸识别安全风险的曝光意味着最热门的高科技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通过伪造面部信息,陌生人可以登录他们的电脑和支付账户,威胁他们的隐私和财产安全。
毫无疑问,人脸识别技术发展至今,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光线、姿势、表情、年龄等都对人脸识别有较大影响。 此外,不同使用场景、不同应用的精度要求也有很大差异,这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子清表示,“技术进步和应用需求让我们进入了人脸识别时代,接下来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科技突破。 。 此外,人脸识别的应用还存在一些安全和隐私问题。 除了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外,还必须制定一些标准、法律法规来规避可能的风险。”
人脸识别已成为恶意攻击的目标。 攻防之战将是一场长期的比赛。
人脸识别作为一个新兴技术领域,与以往服务于安全领域的技术一样,都会面临不法分子的诸多恶意攻击,需要在不断的攻防战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防护能力。 就像查杀计算机病毒一样,攻击和防御将是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这将推动技术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315晚会的实验,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元表示:“在这个场景中,人脸识别本质上是一种反欺诈技术。 无论改进多少,诈骗团伙肯定抓不住,还会开发出更多的诈骗手段。 。 欺诈与反欺诈始终是一个博弈过程,反欺诈技术不应仅限于人脸识别。 更完美的解决方案是闭环强化学习反欺诈解决方案。”
图2:人脸识别攻防战将是一场长期博弈
不过,用户不必过于担心人脸识别的安全风险。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厂家在与客户深入合作的同时,也会不断加强研究和防范措施。 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他们也会尽力将人脸与声纹、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认证信号融合起来。 进一步提高安全门槛。
与以往安防行业任何领域的技术进步一样,确保人脸识别的安全将是一场持久战。 专家表示,“安全”是相对于“危险”而言的,不能误认为“一旦突破,就不安全”。 只有动态不断提升安全防护能力才是最根本的。 保证。 因此,消费者需要对人脸识别等新兴技术有客观的认识,厂商也需要关注问题,努力寻找解决方案,改进技术,开发更安全的人脸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