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若冰MM
用银行存款缴纳应交税费5000元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XX应交税费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扩展资料: 1、会计分录的编制原则是什么? 为什么需要进行会计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的原则是通过会计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分类,有利于保证账务记录的准确性,便于事后检查。 必须进行会计分录。 它由三个要素组成:贷款和信贷的方向、对应账户(帐户)的名称和贷记金额。 根据涉及科目的数量,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科目的借方和另一科目的贷方,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科目组成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 2、会计分录有哪些方法? 色谱法色谱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和层次,逐级分析,最终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采用色谱法进行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步骤如下: 1、分析并列出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科目、负债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金额的变化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科目借、借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减),确定会计科目的方向。 5、按照有借方必有贷方、借方必须相等的会计准则编制会计分录。 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准确了解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更适合单一会计分录的编制。 业务链法所谓业务链法,是指按照会计业务发生的顺序编制会计分录,形成连续的业务链条,以及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的联系关系。 这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出现会计方向错误的业务来说,更为有效。 会计规则法所谓会计规则法,是指采用“有借必有贷,借必相等”的会计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3、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涉及的科目,分析经济业务中涉及的哪些科目发生了变化; 第二:科目性质,分析所涉及科目的性质,即属于哪些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动,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否增加或减少,增加或减少的金额是多少; 第四:会计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确定分别记入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按照会计分录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发表于 1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