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在第三方网站购买机票时,订单已生成,但切换到支付工具时,显示机票价格上涨了500多元。 《问北京》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搜索发现,不少消费者反映遇到类似情况。
支付接口上机票价格突然涨价了吗?
近日,市民朱女士向《问北京》(新京报新闻热线)反映,元旦假期前,她在去哪儿网为一家三口购买了北京飞往三亚的直达机票。 在选择日期、填写旅客信息和支付界面时,三张机票的总价显示为8648元,但在跳转到第三方支付平台时,系统突然弹出票价已降价的提示。涨至9176元。
朱小姐:当您点击“确认付款”后,会生成一个订单,然后您选择付款方式。 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支付宝。 我大概停顿了一两秒,然后点击付款。 然后就弹出一条消息,说票价从8500涨到了9100。
支付按钮上的价格仍为8648元,价格提示为9176元/受访者。
随后,朱女士认为价格过高,退出支付页面,返回购票页面。 她发现,同一航班在购票页面上仍显示8000多元的价格。 于是,朱女士再次购买了机票,但当她准备跳转到支付平台时,价格又上涨了。 经过几次反复操作,终于买到了8000多元的票。
消费者提问:现在订单被锁定了吗?
朱女士认为,跳转到支付页面后,该订单已经是“待处理订单”,系统应该锁定该订单。 这个时候涨价是不合理的。
朱小姐:您已经写好了价格,并完成了生成订单的流程,并跳转到了支付页面。 我的理解是,这相当于锁订单。
《问北京》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后发现,不少消费者都提到了类似的情况。
不少消费者提出类似问题/小红书App
平台:第三方平台价格有延迟
为此,《问北京》记者首先致电去哪儿网客服进行咨询。 工作人员表示,去哪儿网是第三方购票平台,无权对机票进行定价。 机票价格由航空公司确定,实时波动,但系统更新存在一定延迟。
去哪儿网:我们的去哪儿网是第三方票务平台,不参与航空公司价格制定。 机票价格实时变化,但我们页面上显示的价格不会实时更新。 当您最终付款时,会按照最终核定的价格再付款。
平台:订单创建时尚未出票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到达支付界面后,用户只是在第三方网站“创建订单”,并不意味着航空公司已经出票。 购买机票前,第三方平台会再次与航空公司核实价格,因此支付界面可能会提示价格已上涨。
去哪儿网:如果您付款不成功,他们不会给您出票。 确认订单信息后,付款时会进行价格验证,以付款为准。
航空公司:现有票价售完即涨
随后《问北京》记者拨打了朱女士购买的南航客服热线。 工作人员解释,票价变动的规则是根据市场情况,为每个票价等级设定相应的门票张数。 低价票售完后,高价票就会被填满。 朱女士遇到的情况可能是因为8000段的票价已售完,但系统却没有显示。 她最终以8000元的价格成功购买了一张机票,可能是因为碰巧有乘客退票。
南航:如果目前票价售完,将会上涨。 每个票价都会设置相应的门票数量。 有可能你下单的时候还剩一两张票,然后你进去的时候别人已经买了,就会出现这种卡bug。
航空公司:官网购票也有失败的可能
南航工作人员也表示,航空公司官网价格会实时更新。 但如果购票时恰巧低价票售完,支付界面也会显示“购票失败”,再次进入界面后会显示新的价格。
南航:如果您通过我们预订,将直接提示您支付失败。 这意味着当你在购买时,其他人也在购买。 如果别人先完成付款,你的提单就会失败。 但是,我们不会直接跳到下一步。 票价。
专家:是服务缺陷而非侵权
那么这种情况是否构成侵犯消费者权益呢? 北京东伟律师事务所龙胜强律师认为,去哪儿网履行了其提供的中介服务,并在价格上涨时进行了提醒,可能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侵权; 但购票界面上的价格并不及时。 更新需要消费者重复操作,这可能会构成一定的服务缺陷。 消费者可以通过协商等渠道维权。
龙胜强:去哪儿是一个中介平台,机票的实际卖家是各大航空公司。 事实上,从消费者的购买过程来看,这并不意味着强制购买或强制出售,而且还促使价格上涨。 我们可以退货或者说不买。 但如果我们看到价格和我们最终的成交价不一样,那么在时间已经很短的情况下进行浮动价格变动确实是不合理的。
小问题
算法机制能否改进?
提升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