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已达12.8万亿元

2024-03-30
来源:网络整理

大数据: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12.8万亿元。

现实案例:三月份我一分钱都没有,但因为有手机,我仍然生活得自由自在。

网友关注:一篇文章谈《在线支付,韩国落后中国到底有多远?》

国内概况:支付宝仍在努力取代钱包,微信支付也在筑护城河。 经过半年的筹划,终于开始试运营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移动支付仍然在领先银行和银联的同时竞争和积极推进。 未来几年,移动支付占领国内市场几乎可以肯定。 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他们将如何占领,以及他们将用什么态度来“统治”整个市场。

移动支付VS传统支付

传统的支付方式包括现金和信用卡。 银行赚钱的主要渠道是:存款、取款、收款。 用户存入的资金由银行用于投资; 用户提款时可能产生的手续费; 用户刷卡和商户收款时必须支付的手续费。

移动支付领先于传统支付方式的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支付相对于传统支付的便捷优势。 扫描二维码并输入密码即可完成支付。 再加上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这比用现金找零或出门携带多张卡的方式要方便得多。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在与各个银行连接并完成金钱交易后,向商户(收款人)收取的手续费较低,这也是更多银行愿意的主要原因快速与支付宝、微信支付合作。

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是新的支付方向,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支付方式,为商户提供更优惠的收款方式。

未来移动支付会以什么方式存在?

面对移动支付的压力,银行做出了改变,比如NFC接入。 不过,移动支付在执行速度和传播速度上都比NFC更快。 前者需要几乎每个人都有的手机。 ,后者需要支持NFC模块的手机; 前者对商户更有利,后者对商户要求更高(花更多的钱配备专业支付工具,花更多的手续费)。

因此,现有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再加上他们背后有庞大的用户(来自淘宝和微信),有巨大的后盾(阿里巴巴和腾讯),他们注定是一个对手传统银行不可低估。

移动支付的未来会怎样? 从多年来互联网竞争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么两方合并,要么找到相对合理的市场分工,世界从此太平。

相关数据显示,由于微信支付更侧重于社交、红包+转账,因此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零钱包,而支付宝则因推出多项功能而拥有更多的金融话语权。

我们很难等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合并的那一天,但他们各自都会找到自己的主要用户群体,并与传统银行并行竞争。 这可能是未来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