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正当阿里巴巴双十一下半年如火如荼,最终触及571亿销售额红线时,微信却意外放出大招(或许是它能放出的终极大招)。 ,正式上线微信电话本。 使用微信登录后,可以直接呼叫微信好友。 整体交互界面、流程和体验与打电话相同,而且免费。 这明显是跟阿里巴巴争头条的节奏。
逐渐消灭短信后,微信又从虎口抢食
微信与OTT之战已经过去一年半了。 当时,运营商抱怨微信会严重增加网络负载,并打算对微信进行收费。 腾讯一度被推到风口浪尖。 最终,由于三大运营商的声音不一致,经过腾讯高层的调解和多轮谈判,中国联通率先与微信结盟,推出微信沃卡。 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最终不得不接受微信不可阻挡的现实,甚至已经开始与微信合作。
微信对运营商的影响确实是巨大的。 去年,该运营商的短信收入仅小幅下降。 今年,中国移动宣布明年所有短信全部免费,并算作数据业务。 基本上可以说,运营商的短信收入被没收了——不是被微信没收,而是被先进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没收。
运营商的核心收入只有两项:语音和流量服务。 但语音收入也遭遇滑铁卢。 市场研究机构最新发布报告称,2014年,受OTT影响,全球网络运营商语音和短信流量收入减少140亿美元,较2013年同比下降26%今年上半年,美国移动运营商数据业务收入首次超过语音业务。
今年5月,手Q推出实时语音通话,并将其放在显着位置。 整体功能和体验与今天推出的微信电话本非常相似,但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手机QQ群的受众和关注度远不如微信。 除了OTT应用之外,WIFI通话等系统级动作也在说服用户不要使用传统语音。 小米、联想等公司效仿只是时间问题,但它们对中国移动运营商的影响远不及微信。 。 WIFI通话之所以无所畏惧,是因为它的覆盖率还不到微信的1/5。 “鸽笼原则”使得用户无法与营地中的人交谈,仍然不得不使用传统语音。 同理,QQ、易信等手机上的语音通话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省钱”是必须的。 可以预见,几个月后,微信电话本将逐渐成为又一个必备应用。 尽管大约一半的中国人口不使用智能手机和微信,但这些人本身并没有产生多少语音收入。 也就是说,现在大部分的语音通话都是微信用户打的。 运营商只能寄希望于微信语音通话的质量不会不如传统语音通话——但问题是微信语音是基于数据网络质量的。 运营商转向流量管理,建设4G网络以提高网络质量势在必行。 显然,微信再次占了虎口的便宜。
在运营商之外,电话簿应用程序会受到影响吗?
微信选择独立打造“微信电话本”,而不是给“语音”一个微信前台菜单。 当然,并不是因为微信产品不能承载。 核心原因是两个应用程序的目的完全不同。 微信是基于即时通讯和社交网络的生活社交平台,公众号已成为超级App; 而微信电话本是一款解决“实时通话”的电话本应用,但还不止于此。
如果只能满足打电话,那么互联网和App的能力就被浪费了。 微信电话本是一个应用程序,所以它可以扩展很多功能,比如通讯录管理、通讯录同步备份、内置特殊号码、通讯录屏蔽功能——就像搜狗号码通所做的那样。 如果微信电话本成为常规的打电话应用,它将取代搜狗号码通、360通话助手、小米黄页和触宝手机助手。 事实上,腾讯此前曾小规模测试过微信电话本,但并不支持通话。 该表格是搜狗号码呼叫的山寨版。
有趣的是,搜狗数通也有一个“野心”,要做本地生活O2O门户。 基于电话本整合本地生活服务,因为很多商店、企业、物业、医院等都使用固定电话。 集成到应用程序后,就变成了电话黄页导航。 人们通过它来使用服务,就像PC时代通过这样的导航来访问网站一样。 号码通用规则可以通过广告、分享等方式获得价值。
短期内,这部分梦想不会熄灭。 一是因为商户号码暂时无法出现在微信电话本中,除非将来商户的对外接口是微信; 其次,即使实现了第一点,微信做O2O还是靠公众号和大众点评,不太可能基于语音。 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微信电话本真的取代了运营商语音,或者变得比传统语音更流行,对现有通讯录应用的影响可想而知。
微信得到什么?新一代运营商新商业模式
如果运营商反弹,微信和OTT之间的新一轮战争将不可避免。 虽然微信已经有足够多的停机时间,但我希望不要再出现额外的问题——人们太依赖微信了。 不过,微信既然敢这么做,那肯定是有准备的,或者说是和运营商达成了某种默契。
但如果人们使用微信来实现类似语音、短信的功能,微信将成为新一代的通信运营商。 传统运营商彻底变成了管道,从“通信运营商”变成了“流量运营商”。 因此,目前运营商的一些商业模式对于微信来说也是有效的。 具体来说,我在手Q进行语音通话时已经分析过,所以不妨直接引用如下:
1、企业业务,如呼叫中心、企业综合集群网(企业综合通信解决方案)、集团彩铃、电话会议等;
2、信息服务。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114通过后向收费等模式为用户提供预订酒店机票、问路、查天气、买票等语音信息服务,是大众点评等互联网O2O巨头的重要竞争对手。 ,被视为印度新的移动搜索。 可以和前面提到的“基于电话本的O2O”结合起来。
3.音乐商务、个人铃声。 这项业务使中国移动音乐基地成为最大的数字音乐主体。 这意味着以后,当你给别人打电话时,你可能会听到不同的铃声,就像表情符号一样,可以在微信上获得来卖钱。
4.直接充电。 如果用户严重依赖微信之后,朋友关系都靠它了,运营商本身也不做太多语音工作,微信突然要对语音通话收费怎么办? 微信并不承诺永远免费——而且企业做出的类似承诺也并不有力。 但可能性还是很小——微信、腾讯甚至互联网有今天的样子,不就是因为免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