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支付、二维码支付,相信很多从事微信支付开发、支付宝支付、银联支付等各种支付的朋友一定都很熟悉。 2017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以下是对《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白话文的简要说明:
什么是条形码?
条形码是一张一张的吗? 不,条形码不仅仅指一一条形码,还包括我们经常使用的二维码,比如微信二维码支付。
什么是条码支付?
简单来说,条码支付就是通过扫描条码完成支付,包括付款扫描和收款扫描。
有时商家扫我们的时候,收银小姐姐用扫码枪扫描我们手机APP上的支付码。 这称为付款扫描。
有时我们会用手机APP扫描商家在柜台上张贴的支付条码。 这称为付款扫描。
什么是静态条码和动态条码,有什么区别?
静态条形码长期有效。 商家在柜台上贴的就是静态条形码。 静态条形码的安全性相对较低。 例如,坏人将商家的条形码替换为自己的支付码,“为商家收款”,这就乱了套。
动态条形码更安全。 他们一直在变化。 它们通常显示在电子屏幕上,很难被替换和被盗。
条码支付业务资质及清算管理要求
1.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条码支付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证。
2.支付机构为实体商户和网络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须取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证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证。
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涉及银行间交易的条码支付业务时,应当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间清算系统或者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办理。
条形码中包含哪些信息? 我的隐私会被泄露吗?
根据规定,条码信息仅包含与当前支付相关的信息,不应包含与客户及其商户相关的任何敏感信息。 特约商户显示的条码只能包含与本次支付相关的特约商户、产品或服务订单信息。
仅仅通过查看条形码就能翻译出其中的信息吗?
根据规定,移动终端显示的条码不得包含未加密的客户账户信息。 一眼就能解读条形码信息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的手机丢了,密码泄露,你会花掉账户里的巨额积蓄吗?
条码支付有严格的限额管理机制。 涨停的大小取决于风险防范能力,继续往下看。
条码支付交易验证可以使用以下三类元素的组合:
1、只有用户自己知道的元素,例如静态密码等;
2、用户独有的、无法复制、重复使用的元素,例如经过安全认证的数字证书、电子签名、通过安全通道生成并传输的一次性安全验证码等;
3、用户的生物特征,如指纹等;
条码支付对应A、B、C、D四个级别的风险防范能力。
若风险防范能力达到A级,即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等两种及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单日累计限额可与客户独立约定;
如果风险防范能力达到B级,即使用除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之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效要素来验证交易。 单个银行账户或同一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超过5000元;
如果风险防范能力达到C级,即使用少于两类要素来验证交易。 单个银行账户或同一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额不超过1000元;
如果风险防范能力达到D级,即使使用静态条码支付,单个银行账户或同一客户的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额不得超过500元;
快捷支付每日累计限额如上所述。
条码支付特殊商户要求
拓展特约商户的银行、支付机构应实行实名制,严格审核特约商户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等身份材料,保留申请材料的复印件或复印件。
条码支付小微商户要求、交易限额
对于依照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规定免予工商登记的特殊实体商户(小微商户),收单机构应按照“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审核身份证明文件并商户负责人的辅助证明材料。 提供条码支付和计费服务。
同一收单机构持同一身份证办理的所有小微商户每日基于信用卡条码累计支付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每月累计支付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
银行、支付机构应对实体商户条码收单业务进行属地化运营和管理。
每个人都明白。 今后开发微信二维码支付时,应了解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