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强基担当奉献走在时代前沿

2024-04-05
来源:网络整理

沉阳老科技工作者、老科协工作者常年奋战在科技创新第一线。

2022年是沉阳市老科协成立40周年。 近年来,沉阳市退役军人科学技术协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参与决策咨询、科技创新,为普及科学、推动科技为人民做出了积极贡献。

夯实基础,担当责任,贡献力量,走在时代前列

沉阳市老科技协会是全国最早成立的老科技协会之一。 40年来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老牌科协体系前列。 举办两次国家级老科协经验交流会,现场推广沉阳经验。 2019年,沉阳市老科协在中国老科协“三十周年先进集体”颁奖典礼上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

坚持服务大局,提高决策咨询水平。 市退役军人科学技术协会在决策咨询、建言献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先后建立市退伍军人科学技术协会智库和老专家库,举办推动辽宁省、沉阳市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老专家论坛“四大系列” 。 开展沉阳市发展目标和战略研究。 10年来,在一系列建言献策活动中,全市老科协系统提出了近3000条意见建议。

坚持创新驱动,释放科技创新潜力。 40年来,市科协会员的科技创新成果覆盖工业、农业、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 共获得专利52项,省市科技奖16项。 一些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坚持精准高效,强化科技服务能力。 建立老专家科技服务站(组、室)41个,入站老专家450余人; 建立各类农业示范基地、基地点151个,示范面积6.2万亩。 40年来,完成重点农业科技服务项目300多个,实现经济效益约7.4亿元。

坚持探索改进,充分发挥科普惠民功能。 近年来,市老科协搭建了网上科普云平台,开设了科普云论坛,完善了市、区(县)、街道(乡)、社区(村)科普网络,建立了各类科普QQ群、微信群,公众号120多个,年受众超过30万人。 市退役军人科协推动科普的做法得到了中国退役军人科协的认可,沉阳的经验在首届科普工作座谈会上得到推广。

坚持夯实基础,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多年来,市退役军人科协坚持政治引领,注重领导和队伍建设,加强作风修养,完善规章制度,积极开展亲情建设和联谊活动。 整个体系“例子说话、数字说话、典型说话”已成惯例。

突破锐意进取,筑就新业绩,争做创新先锋

2022年,市退役军人科协扎实推进“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大力聚焦新时代贡献“工程年”建设,助力创新沉阳建设。

市退役军人科协着力搭建支撑平台,推出“五项服务提升中小微企业、十项助力乡村振兴”。 在提升中小微企业综合实力的具体服务中,我们旨在提升中小微企业的规划水平、产品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营销水平,提供周到精准的服务。 同时,大力推进“米袋子”“菜篮子”工程行动,支持“领跑者”行动,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达标行动,支持“万企繁荣万村”行动,助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支持乡村清洁绿化行动,支持健康乡村建设、县城务工农民工就地市民化、推进乡村帮扶、推动乡村风俗转变,以及“沉阳风味”的创造和推广。 2022年初,市科协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分会成立,迄今已为6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超过6700万元。

市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老科协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对老科协工作的要求,以“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改造升级“老字号”,培育壮大老字号。 “新品牌”引入强化新动能、绿色低碳发展和“一网服务”、“一网统一管理”,描绘厚重底色,重现沉阳老科技工作者风采,加快沉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奠定新时代基础。 沉阳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作出新更大贡献。 热烈欢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胜利召开。

杰出老年人才于长河:

创新创业永远在路上

“工匠选择一件事,研究一生”,这是沉阳大学官网2021年5月报道沉阳大学高级科学研究院兼职副院长于长河教授先进事迹时的标题。技术协会。 于昌河说:“人生在世,一定要做点实事,多想想自己能为这个社会做出什么贡献。无论是企业还是大学,都要走科研创新之路,共同努力,让中国品牌更好。” 85岁的余昌河仍然奋战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

1999年退休前,余昌河深入专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主导研发的多项产品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并多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并荣获“沉阳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2004年,余昌河创办了一家科技企业,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18年来,为了克服“卡脖子”的难题,他不服输,不服输。 他用信念激发斗志,坚持自主创新,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克服困难。 余昌河花了六年时间致力于水隔离泵的升级和改进。 在此期间,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从未退缩。 2010年,余长河瞄准了一款全新的水隔膜泵。 2011年,这款水隔膜泵定型并投放市场。 2021年,公司生产的水隔膜泵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成功申请“势能转换机”等专利。

入党64年来,余昌河始终牢记党的教诲,感恩党的培养,在科研创新道路上与时俱进。 当被问及为什么85岁的老人仍然有年轻人的活力时,余昌河雄辩地说:“我心中有坚定的信念,脚下有无穷的力量,奋斗的人永远年轻。”

优秀老科协工作者陈凡琪:

老人有事要做

担任航发黎明公司老科联会长三年来,陈凡奇通过政治引领等一系列活动,带领老科联全体会员着力体现责任余热、聚焦激情、加强组织,激励先进,真诚关怀。 参与、平台释放能量、体现实际成果余光四个环节,极大增强了老科协的凝聚力和广大会员的幸福感,有效激发了老科协的活力。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 具有巨大的力量。

航发黎明公司老科协在沉阳地区原有3个老专家工作站的基础上,创建了无锡老专家工作站。 进一步拓宽辽宁黎明技术咨询服务公司的服务内容和路径,为中航发展沉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的配套产品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年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

三年来,航发黎明公司老科协不断挖掘企业文化底蕴,编辑出版了《黎明厂创办前的历史印记》、《辉煌四十年——黎明实业公司历史沿革》 》和《党的辉煌五十年》等书,总字数近80万字; 历时一年,重新审视《黎明公司年谱》和《黎明公司史》。

陈凡起带领老科技工作者围绕社会需求广泛开展科普活动。 毕建新网络科普工作室制作的《黎明科普》专栏自2020年以来已出版127期,总计超过26万字。 辽宁省老科协科普讲师团成员、全国劳动模范郭伟林在中小学传播爱国主义、奉献国家精神。 如今,航发黎明公司老科技协会广大会员投身科普事业,“老有所为”的热情与日俱增。

星级老科协 法库县老科协:

努力前行,服务科技创新

走进法库县退伍军人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室,一幅对联写着:“一见光明童心,常怀远大志向,共奉献余热;创新求发展”。 《旅途继续,我喜欢看夕阳红》格外引人注目。 对联内容凸显老能人精神,是法库县老科技协会1700余名会员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努力奋进、科学发展的真实写照。科技领先、科技服务。

法库县老科协成员展示了科技创新才艺。 老生物工程专家工作站以龙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研发基地,研发出“生物炭基缓释肥料”专利产品。 该产品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添加多种微量元素。 已在法库县周边地区广泛推广应用。 法库县退役军人科学技术协会建有30个退役专家工作站(室),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科技引领是老科协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高级农艺师郑金河在法库县老科协的支持下,引进大连温室樱桃品种,经过三年的技术攻关,终于试制成功。 2021年,法库县温室樱桃实现丰收,平均亩产21.7万元。 目前,法库县老科协五个科技领军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法库县老科普协会打造了一支优秀的科技服务队伍,建立了县、乡(街道)、村(社区)三级科普网络。 科普报道群成员数量稳定在200人左右,微信群成员数量已突破万人。 制作播出科普专题40期,累计互动量超过30万次; 播出“互联网政策宣讲讲座”64期。 法库县老科协建立了农民素质培训中心,每年为农民解答上万个问题。

申报全媒体记者:岳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