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4月25日消息,发现该商户交易异常,微信支付迅速冻结其资金账户。 不过,这波例行公事的操作并没有获得好评。
据《电商报》报道,近期有媒体报道了微信支付团队冻结商户收款账户一事,并提出前者是否有权冻结资金账户的质疑。 但目前业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尚未形成共识。 结论。
上述报道显示,部分商户使用“微信商业支付”后,发现10天商业付款未到账。 联系微信支付客服后得知,该店铺账户因涉嫌违规被冻结,需要申请解冻才能恢复提现。 违规类型被确定为交易异常。 他申诉18次,账户仍未能解冻。
对于举报涉及的问题,微信支付团队回应称,资金账户被冻结是因为平台风控系统检测到商户出现多笔异常交易,触发安全风险预警; 而冻结后,商家始终未能按照平台指引提供必要的审核信息,导致多次申诉不成功。
目前,商家已重新提交其身份证明,微信支付也已解冻其账户。 此次事件也对其运营造成了不利影响。 该商家表示,由于其账户被长期冻结,资金周转有限,部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不再愿意向他供货。
毫无疑问,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微信现在不仅是一个社交账号,更是一个重要的金融账号。 如果账户被冻结,资金就会被冻结,造成很多不便。
在回答有关微信支付团队是否有权冻结用户账户的问题时,有法律专业人士指出,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海关、税务等18个政府部门有权查询、冻结、并扣除资金。 微信支付不能随意冻结用户资金。
不过,不少支付行业人士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有人认为,根据央行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负有反洗钱义务。 为了降低交易风险,支付服务提供商在发现非法交易时必须采取包括冻结账户在内的措施。 包括保障措施。
微信支付团队还详细阐述了冻结商户账户的合法性。 微信支付在回函中表示,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第三方支付机构有义务对日常交易进行风险监控,调查涉嫌违规等风险交易的结算。洗钱和欺诈将被推迟。
显然,此次事件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支付机构的义务与权限之间存在不对称。 响应央行反洗钱号召,支付机构有必要采取行动打击非法交易。 但鉴于制度的建立比较落后,其行为的合法性也无法得到保证。
目前,央行已确定反洗钱工作将是今年的工作重点。 反洗钱任务艰巨,需要监管部门、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通力合作。 行业共治的格局即将显现,配套体系建设也亟待完善,这也将使支付机构在打击违规行为时显得有法可依。
当然,支付机构获得“执行权”后,要谨防滥用,讲究方式方法。 尽管微信支付在这方面看似积极主动,但在处理非法交易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
例如,在上述事件中,微信支付并未明确告知商户其账户已被冻结。 后者是通过打电话才得知这一消息的。 同时,并不清楚哪些资金是结果,商家也无法执行自己的行动。 检查并纠正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聚投诉平台上,针对微信支付的投诉有5941起,其中大部分是账户冻结投诉,但解决率仅为32.69%。 从这一点来看,微信支付在处理类似事件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来源:电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