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瓜姐: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行的通知》(银发[2017]296号),支持发行《条码支付担保》 《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银办发[2017]242号发布),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条码支付业务包括支付扫描和收款扫描。 也就是说,无论是你扫描商户的条码,还是商户扫描你手机上生成的二维码,都属于央行监管的条码支付业务范围。
与已经实施的网上支付新规一样,央行在扫码支付限额方面共设置了4个级别:500元、1000元、5000元、无限制。 划分的基础是风险防范。 能力。
前言:昨天(12月27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银发[2017]296号),在朋友圈疯传。支付行业一举成名,也有大量的解读,但我认为这并不能体现出央行对于支付业务新方案的意义。首先,它认可了条码支付的合规性,即是,它从政策角度认可了全国已广泛使用的基于智能终端和条码应用的新型支付工具,标志着我国个人支付应用从卡式服务王朝向账户式服务王朝的转变——正如2015年12月银发[2015]392号《关于完善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第392号通知》一样,从政策层面确定个人银行账户分级服务制度具有划时代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圈内朋友所说,中央总是喜欢在年底发布重大经营计划。
与392类似,此次296的发布不仅是对成熟业务的政策落实,更重要的是为未来业务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条码支付纳入收单体系并进行管理根据收购规定。 需要获得许可的操作,并且不允许。 跨区域经营更有利于支付业务安全稳定有序发展,也有利于96费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银行卡业务的通知》)更好地落实《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发改价〔2016〕557号)),维护支付收单市场合理公平有序发展,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价格体系,更好服务广大消费者。实体经济。
与此同时,近期217、281等一系列支付业务管理规定的出台,让很多商业银行朋友应接不暇,对银行支付业务的发展有很多看法。 我想通过整理相关资料来谈谈银行支付收单业务。 发展趋势及业务发展建议仅供业内朋友参考。 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少谬误。 请提供更多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境内支付业务的主要监管机构,建立了以银行结算账户支付、非银行支付网络支付、支付机构预付卡支付、银行卡收单为主的支付收单业务体系,并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适时运营。 相应的业务管理及近期业务管理架构可总结如下:
图1:近期支付收单业务相关法规概览(制图:吕方)
个人银行账户支付业务,直销银行业务于2013年出现,推动“弱实名认证电子账户”的创新实践,并通过392、261、302等一系列文件逐步引导和规范, 2016年12月以302号文件实施,为我国会计服务奠定了基础,目前已基本稳定,近期应该不会有大的调整。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互联网企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业务创新和快速发展,打造了全球领先的移动支付市场。 同时,由于缺乏配套的创新业务规范,支付收单市场催生了大量非法创新,扰乱了正常市场。 与此同时,订单导致大量侵害商家和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发生。 尤其是条码支付由于缺乏明确标识,一直缺乏有效的监管。 打着科技创新的旗号,金融业务的实践可以说是混乱不堪。 与此同时,2016年以来央行集中攻关收发业务规范文件领域,重点打击无证经营、二级清算、大商户,确定代收代付业务属性、小微商户收单管理以及“聚合支付”、条码支付等一系列措施必将有效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促进市场公平有序稳定发展。
图2:近期收购业务监管政策解读(制图:吕方)
回归本源,对商业银行支付收单业务发展的建议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回归本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金融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 支付收单业务的发展也应符合宏观政策总体走势,以防控风险、压缩渠道业务、回归经营主体、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首要工作方向。
图3:近期金融宏观政策概览(制图:吕芳)
支付收单业务的具体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聚合支付”业务已成为常态化服务方式,可有效降低商户的系统建设和财务成本。 45号文明确鼓励创新业务,但需要考虑业务发展方式。 传统渠道经营模式将面临挑战,渠道服务商应向外包服务商转型,逐步回归主营业务;
我们从服务实体经济出发,选择服务实体商户和平台,同时保证业务与主营业务本质一致,逐步融合支付收单与资金存管、账户合作、风险防控等能力,打造“互联网+金融+企业”生态圈。 服务平台本着“守正诚信、追求卓越”的理念,合规创新服务产品,助力实体经济互联网+转型;
建立穿透式商户发展模式,保障最终商户入网审核管理能力,强化外包服务商管理能力,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建立联动机制,实现商户间数据共享和黑名单管理机制和外包服务提供商; 建立独立可控的清算、结算和利润分享体系,保证参与者合理回报,促进业务可持续发展;
引入新的金融科技工具,实现收单商户服务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商户申请、验证、风控、反欺诈交易能力,提高商户服务效率,降低客户交易风险和业务运营成本。
由于支付收单业务市场环境复杂、参与主体广泛、业务管理系统复杂,引用内容难免遗漏大量信息。 这篇文章只是为了引起关注,也请业界专家批评指正。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