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开发小程序“e心e力”

2024-05-14
来源:网络整理

南大师生开发小程序助力疫情防控

南京工业大学学生(左)正在宣传该项目。南京工业大学供图

“这个不错啊!我想要的东西都能找到!我回家教我老婆怎么用!” 南京市栖霞区万寿村社区保安朱长源对南京工业大学志愿者魏跃表示赞赏。 朱叔叔说的便捷小程序就是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开发的小程序“e心eLI”。

“e心eLI”小程序平台整合了当前疫情防控期间的疫情概况和疫情信息。 “在小程序中,你可以查询大家最关心、最常用的苏康码、病例轨迹、沟通行程卡、附近核酸检测点、核酸检测报告、中高风险实时更新地区、最新疫情信息等,基本涵盖防疫。 隔离期间大家需要关注的所有信息和服务。”南京工业大学学生志愿者金秀说。 经过20天的开发,“e心eLI”小程序于8月17日中午11点正式发布,12小时内用户数达到6000人。

“这个小程序集查询、信息、服务于一体,我们希望通过一站式服务、一键防疫,实现流程无忧,满足疫情期间大家的防疫需求。” 据西工大计算机学院辅导员陈晨介绍,这个小程序的开发源于师生的“不安”。

7月底,南京疫情的出现,导致江苏多所高校暂停了学生的线下社会实践活动,但南京工业大学的不少大学生却有些“焦躁不安”。 “老师,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改成网上吧!” “老师,我们也想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能做什么呢?” 他们要么向老师发出真诚的申请,要么向老师发出“迷茫”的呼救声。

南京工业大学辅导员陈晨既深感鼓舞,又十分“着急”。 “疫情当前,如果不做点什么,心里总是不安。 这个时候,辅导员就必须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有帮助的东西”。 面对各个网络平台上零星的防疫信息和咨询服务,陈晨结合学生所学的计算机专业,提出了“利用计算机专业知识为大家提供全面、安全的服务和信息”的想法。

招聘信息发出不到一个小时,一支由20多名大学生组成的在线开发团队迅速集结。 该校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万喜利主动担任团队指导老师,提供技术指导。 他说:“把专业学习融入实践活动,把个人理想融入服务社会,才是最好的实践和成长,我们一定要尽力而为。” 支持!”

开发设计思路众多,技术要求细致严谨。 每天晚上8点讨论,两天一次线上电话会议,反复测试调整……“为了让小程序尽快投入使用,尽快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服务,我只是坐在电脑前,虽然很累,但看到酷暑中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们全心全意地一起工作,我感到很荣幸。成员。 李木林说道。

“‘e心eLI’小程序是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体现,也是学院推动思想引领与专业培训融合的教育探索。这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实践,更是也是一堂生动的职业自信心建设课堂。” 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邹金岭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