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G、5G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患者开始接受远程在线问诊和就医,可以快速便捷地解决患者的小病小痛、疑问和复诊,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节省医疗资源,节省患者时间。
那么在线远程会诊有哪些形式?系统该如何搭建?哪些机构适合使用?做APP还是小程序?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首先,在线远程问诊系统有哪些形式?目前主要分为三类:文字在线问诊系统、语音在线问诊系统、视频在线问诊系统。文字问诊系统主要是让患者通过在线文字信息的方式在系统平台上与医生进行交流,通过文字、图片上传的方式与平台医生在线交流,类似微信聊天的形式。这种文字问诊适合病情比较轻微的疾病,主要解答患者的一些疑问,适合进行一些调理保健,这种医生一般不开处方,也不需要生成电子病历。第二种是语音问诊系统,语音问诊系统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在线语音来进行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交流,这比文字问诊更直接、更高效,尤其适合中老年患者,以及与医生进行在线交流进行复查、随访。视频问诊系统主要是通过在线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问诊,这种问诊方式更深入、更高效,医生可以查看一些患者的实际情况,比如有症状的皮肤病等。 视频问诊系统达到的效果接近现场就医,视频问诊系统一般会配套客户的电子病历、在线开药等功能;大部分轻微病症及不需要设备检查的病症,都可以通过现场视频问诊系统进行远程治疗。
综合以上几种远程会诊形式,我们可以看出哪些机构适合开展远程会诊呢?1、针对皮肤科、口腔科、骨科医院、眼科医院等专科门诊,搭建远程在线会诊系统;2、针对综合医院,搭建在线远程会诊互联网平台,特别是针对会诊后的后续服务;3、医疗美容、生活美容行业、皮肤管理连锁机构;4、中医医院、连锁药店等,都可以通过在线远程会诊系统实现对顾客更好的推广和服务。
如何规划和开发网上远程医疗会诊系统?
产品规划图1:基于文本的远程在线会诊系统
病人基本信息:填写病人昵称、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史描述等患者基本信息;
在线预约医生:按科室、医生图片、姓名、职称、专业领域、客户评价/评分、医生简介等信息搜索医生;还可以选择医生进行在线问诊,若医生不在线,也可以查看医生在线问诊时间,进行在线预约。
预约通知:预约成功、预约失败、时间调整等通知服务。
在线咨询:通过文字、图片实时沟通;
会诊结果:会诊完成后,医生可提出会诊建议,如尽快去医院治疗,或继续观察等;
在线评价:患者完成咨询后,可以对服务进行评价和评分;
在线支付:对于希望提供付费咨询的机构,用户也可以通过在线方式支付咨询费用。支持微信支付,也可根据不同终端确定支付宝支付。
产品工艺
产品规划图2:视频远程在线会诊系统
视频问诊比文字问诊功能更全面,直播问诊具备文字问诊所有相关功能,由于直播问诊的时效性,新增了直播问诊预约、电子病历、处方等核心功能。
直播视频问诊预约:直播视频问诊对时效性要求较高,患者付费完成预约,机构医生同意预约,直播视频问诊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机构、行业的服务流程可能会有差异,比如直播问诊流程会涉及到患者、医生、陪诊人员,陪诊人员需要协调医生、患者进行直播间,协助整个问诊过程;做好问诊记录。
开药:在线问诊完成后,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药方,患者可查看药方。
电子病历:患者在线问诊前,系统会为患者建立患者档案,每次视频问诊的结果、会诊报告、检查报告等都会记录在系统的电子病历中,方便后续问诊。
同时系统支持深度定制开发,可与医院检查报告设备系统、HIS系统对接,实现检查报告同步查询。
视频会诊产品流程图
不同的机构和企业如何选择APP或微信小程序来搭建在线远程医疗系统?很多企业都难以选择,各有优缺点。APP相对来说独立性更强,产品体验更好,可以缓存到本地,技术扩展性更强,基本不受其他技术制约,对直播的兼容性更强。但是在线远程医疗问诊APP系统的劣势也很明显,开发成本高,需要同时支持安卓和苹果系统,开发成本是小程序的两倍。同时APP需要下载后才能使用,所以APP的推广成本更高,不易传播。所以综合APP的优缺点来看,大型连锁机构、品牌医疗机构适合用APP,他们有相当可观的用户基数,APP用户下载后黏性更高。包括一些行业平台类型,更适合用APP。
微信小程序的优势很明显,开发成本更低,与微信生态的融合度更高,推广、分享给好友都可以通过微信无缝衔接,无需单独下载。劣势也很明显,一方面技术扩展性和用户体验比独立APP略弱,同时微信小程序依赖微信生态,需要面对微信更严格的审核。比如,企业、机构上线在线问诊小程序,需要提供卫生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设置批复》;合作医院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及执业登记机关的审核批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