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孩子沉溺电子产品?专家给出这些建议和方法

2024-06-18
来源:网络整理

暑假期间,很多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玩手机、看电脑。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玉林市中医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梁玉莲在这里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网络图片,与正文无关)

分散注意力

“当孩子想玩电子产品或者停不下来的时候,家长可以转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梁玉莲说。对于初中以下的孩子,家长可以用玩具吸引孩子,陪孩子做亲子游戏,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陪孩子画画,或者带孩子出去散步、逛公园。对于初中以上的孩子,家长要找准突破口,控制好孩子的情绪,在爱护身体的前提下劝导孩子,告诉孩子经常面对手机对眼睛、皮肤、颈椎、精神状态都不好。

梁玉莲表示,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有很多,但没有什么方法比家长的陪伴更有效。如果家长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玩,孩子会很乐意放下手机。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用爱、耐心和教育智慧去影响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惩罚孩子。

● 父母应树立良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在孩子眼中留下痕迹。父母的兴趣爱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想要孩子成为这样的人,自己先要成为这样的人,多做些有意义的传播正能量的事情,避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打麻将等不良行为。为了孩子和父母自身的健康,如果非要用手机,请在家里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让孩子形成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的观念。

梁玉莲告诉记者,她最近就遇到过一件印象非常深刻的事,一位名叫莎莎的中学生在手机被没收后,愤怒地向她投诉:“我妈妈天天玩手机,为什么不让我玩?她简直不可理喻!”面对女儿的质问,这位爱玩手机的妈妈哑口无言。家长一味的严禁、任意干涉,不仅徒劳无功,还会让孩子对“禁忌”的东西越想越神秘,越来越沉迷,甚至偷偷玩,形成恶性循环,越来越难管教。家长应该迎合孩子的喜好,等孩子放松抵抗,提​​出条件,督促孩子落实条件。

● 提前达成协议

让孩子玩手机前,要采取孩子容易接受的措施。可以和孩子签订协议,如果孩子不能遵守,家长有权收回。梁玉莲建议:如果孩子确实需要使用手机,家长可以先和孩子“定三条规矩”,确认使用目的(看视频、玩游戏、看新闻、找资料……)、强调使用时间等,让孩子明白规则。

比如每次玩手机不能超过半小时,按时还,下次还可以再玩,没按时还,下次就不可以玩了。或者做完作业、做完家务,只能玩半小时手机,但玩完之后必须做半小时的运动。遵守规则,慢慢孩子就习惯了,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 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和爱好

孩子喜欢网络世界,是因为能对手机互动做出反应,但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看书、玩游戏,手机这个“保姆世界”很容易让孩子沉迷。对此,梁玉莲建议家长多陪孩子玩游戏、做户外运动、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睡前给孩子读绘本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家长也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舞蹈、音乐、画画等球类运动或兴趣班不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而且占用了孩子很大一部分精力和课外时间。当孩子真正投入其中时,就很难再沉迷于手机。梁玉莲说,如果孩子手机成瘾严重,家长又无法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那么家长就应该陪孩子一起去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玉林日报记者陈宇)

编辑工资多少取决于点赞数

朋友们

动动手指,竖起大拇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