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没有网购,但我却收到了快递员寄来的包裹,里面不仅有小礼物,还有一张100%中奖的刮刮卡。这些包裹是谁寄来的?真有这么好的东西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答案。
快递刮刮卡中奖率100%
要兑换奖品,您需要扫描二维码
近日,记者收到一份神秘快递,里面装着一份小礼物、一封感谢信、一张刮刮卡。感谢信称,这是为答谢顾客而赠送的感谢礼,并邀请顾客参加“邀您刮豪华大礼”活动,最高现金奖励1万元。
记者带着这件快递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找到此前采访过的反诈骗民警,一探这件神秘快递背后隐藏的秘密。
在民警的见证下,记者获得了价值18元的现金红包和水果奖品,刮刮卡上写着,想要兑奖需要扫描上面的二维码。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第十支队民警高山介绍,这是近期流行的一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是给陌生的快递员邮寄一张中奖率100%的刮刮卡,一旦被骗者扫码领取奖品,骗局就开始了。
记者扫描二维码,出现一行绿色小文字:“此二维码已通过安全验证,您可以放心扫描。”
警方指出,这其实是一个欺骗性的细节,小小的文字让受害人以为二维码是安全的。但事实上,这些文字是在图片上设计制作的,没有任何系统验证。
利用红包福利引流进群
记者因提问过多被踢出群聊
记者扫码联系所谓的“美团客服”后,客服首先要求提供中奖手机号和中奖刮刮卡照片。警方称,这是因为诈骗分子在寄送快递时,已经掌握了受害人的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如果再次提供手机号和照片,便可进行精准诈骗。
客服告诉记者,水果礼品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就能送到,但现金红包需要加入商家微信群才能领取,入群后还可以参加不定期的红包雨、现金抽奖、家电试用等活动。
随后,记者扫描客服提供的二维码,加入了一个微信群。记者发现,不断有新的“获奖者”进群。但除了管理员发出“稍后领红包”、“保持安静”等提醒外,没有其他人说话。当记者询问奖品发放、领红包等问题时,也被群聊管理员警告。
记者还发现一个细节:此次活动的主办方自称是淘宝,但客服人员扫码后显示是美团的。对此,记者咨询客服,客服表示,这是商家联盟为回馈老用户推出的活动。
很快,群里就有所谓的“中奖者”秀出了自己收到的礼物,包括牛奶、食用油等,记者正想询问他为何没收到礼物时,发现他已被移出群。
警方分析,这是因为记者向客服问的问题太多,“客服觉得你很有逻辑,反诈骗意识很强,就把你踢出群了。”当记者向客服人员询问被踢出群的原因时,对方并未回复。
随后,记者致电淘宝、美团官方客服,询问是否举办过此类打赏活动,平台客服人员明确回复:没有直接邮寄礼物、刮刮卡、二维码抽奖活动,也不会无缘无故联系用户要求入团、发红包。
与刮刮卡骗局类似的还有“惊喜盲盒”骗局,诈骗分子会将装有虚假微信红包的“惊喜盲盒”邮寄给用户,并诱骗受害人点击App的下载链接。
如果你真的扫描二维码并点击链接下载App,会发生什么呢?
刮刮卡其实是一种诈骗工具
受害人被骗20余万元
今年7月,徐女士领到了一张刮刮卡,之后她不仅扫码进群,还下载了完成任务的APP,发现APP的任务群里有1800多人,“直观上看,这让你觉得参加这个活动的人很多。”
在收到一些小额返利后,徐女士开始相信这个活动是真的。在客服的引导下,徐女士开始在App中完成一些大额任务,比如给贫困地区捐款等。“比如你先捐款30元,然后截图发给客服,他不仅会把30元返还给你,还会多给你20元,说这是商家对你捐爱心的补贴。”
徐女士说:“你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公益的事情,就很想去做。其实你早就觉得这个不对,但是也有那种侥幸心理。”
捐款任务金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徐女士完成几个任务后,App显示已收到现金返还,随后客服又下发金额更大的任务。
徐女士回忆说,这个任务是五个人一起完成的,每个人需要充值几万元。但这个任务有时间限制,只要有人超过时间,就算任务失败。如果失败了,五个人就得一起做下一个充值任务,才能把投入的钱拿回来。
警方表示,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心理效应,就是沉没成本。“如果她此时不充值,之前的钱可能就拿不回来了。但如果她继续充值,钱可能就会拿回来。”
当20万元全部没了,徐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民警告诉她,群里其他和她一起炫耀奖励、做任务的人都是中介。
警方调查发现,徐女士遭遇的就是典型的刷单诈骗,而这张中奖概率100%的刮刮卡,正是刷单诈骗的一种招揽客户的方式。
警方提醒:小心“馅饼”变陷阱
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通过分步设置陷阱来引诱受害人。
警方提醒,收到陌生快递一定要提高警惕:“先查看是否是自己购买的物品,如果是赠品,一定要向官方客服核实,如果不是,很有可能是骗子寄来的诱饵。”
新型骗局层出不穷,骗子为了引诱人们上当受骗,不惜投入大量资金,使得这些骗局越来越难以识别。但只要我们坚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贪小便宜,不轻易转账,对亲朋好友讲一些自己从未听说过的事情,那么我们落入骗局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