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输入作者姓名,计算机就能帮你生成一篇“SCI级”的计算机论文。
包括摘要、背景介绍、实验结果、图表、讨论和结论。
世界上还有如此美好的事物。
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一次性写出几百篇计算机论文。
虽然只是一个网络程序,但是它生成的论文格式可能比一些本科论文更加规范。
这是自动生成的论文,官网给有兴趣的看,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不过,我们也不要高兴得太早,目前为止,AI还无法替代人类完成科研任务。
这些生成的论文虽然看上去写得很好,但实际上却没有人能够看懂。
并不是因为太深奥,内容只是“严肃的胡言乱语”。
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学术界总有人会被愚弄。
讽刺的是,这些计算机论文提交到一些国际学术期刊时就会被接受。
界面
学术出版行业也是一个自成一体的世界,良莠不齐。
并不是每个人来这里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或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这个节目是为了嘲笑学术界的“假期刊”而创建的。
这些以营利为目的的期刊也被称为掠夺性期刊。
),学术质量和可信度很低。
他们的日常就是向科研人员疯狂发垃圾邮件,以“征文”为名,引诱没有出版经验的学者有机可乘。
一般来说,在论文发表之前,学术期刊的主编都会邀请在专业领域有一定造诣的同行学者来评审论文的质量。
这也叫同行评审,期刊会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发表。
但掠夺性期刊只要有钱就会安排发表论文,甚至不需要审查。
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班的几名学生因不堪忍受每天的骚扰,终于忍无可忍。
2005年,丹、马克斯和其他三人决定向这些“水汪汪”的期刊和会议宣战。
从左到右分别是 Dan、Max 和
当时已经接近学期末,但 MIT 的三位火枪手仍然花了一两周的时间开发了这个小程序。
其原理很简单,有点类似于文字游戏。
学术论文的格式很相似,充满了专业词汇和固定句型。
它可以从固定的词汇表中随机提取此类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术语,并以语法正确的方式生成文本。
加上一些漂亮的图表和详细的参考资料,就可以忽悠很多外行了。
生成的论文中包含的图表
但这款软件的功能实在是不够强大,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整篇文章都是“胡说八道”。
如果一定要怪罪某人的话,我们应该怪罪一些期刊和会议过于夸大其词。
正如预期的那样,他们的第一篇自动生成的论文突破了(on, and)会议的防守。
这篇论文的标题是《一种典型的处理接入点和冗余的统一方法》,看上去很牛逼,但内容其实完全看不懂。
会议不仅接受了这篇假论文,还邀请作者与会并做报告。
这让 MIT 的三位火枪手非常高兴。
毕竟他们也听说过,这个发布会以接受劣质产品而闻名,但是没有想到,竟然劣质到这种程度。
因此他们把袭击事件的经过发布到了网上。
这在遭到一片嘲讽之后,立刻引起了科研圈的广泛关注。
毕竟,大家早就厌倦了这些掠夺性的期刊和会议。
这对会议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丢脸,对他们团队的邀请也立即被撤回了。
然而,在失去报道资格之后,三剑客的兴趣却更浓厚了。
他们决定利用通过网上众筹筹集到的 2500 美元,进一步升级恶作剧,使规模更大。
他们三人当天长途跋涉来到会议举办地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
他们在会议举办地租用场地,用“假身份”开设了自己的“分会场”。
“假会议”有你需要的一切
伪造一个学术会议并不难,就像伪造一篇论文一样,只需要钱。
报告内容可以无限生成,因此,你想要多少垃圾就可以有多少。
此外,他们还购买了一批假宣传海报、假名片、假胡须和假发。
反正这次学术会议的一切都是假的。
但这并没有阻止一些人上当受骗,不少人跑来听他们装模作样的演讲。
如果不是知道真相,或许这些人还会以为自己是在听汇报。
说话的人戴着假发。
但这场闹剧并没有随着这场假学术会议的结束而结束。
起初,IEEE 干脆撤回了对该会议的资助。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他们写的“钓鱼文”去其他学术期刊“试水”。
现阶段,这三位老将都已步入职场,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名气。
他们留下的软件彻底颠覆了学术界。
例如德国学生就利用这一法宝拿下了2008年、2009年在中国武汉举办的两次IEEE国际会议。
当时该教授已经算是知名学者,被邀请作为主持人出席会议。
但教授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他只是学生虚构出来的人物。
这个名字来自一部名为Der的德国电影。
教授还有一个虚拟的个人网站,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一下,比你想象的还要讽刺。
访问量依然惊人,页面浏览量每年依然超过60万,并且源源不断地有无数的钓鱼文章诞生。
这导致该页面每隔几个月就会崩溃一次。
2013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研究员拉贝透露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他在 IEEE 和出版公司出版的期刊中发现了 120 多篇欺诈性文章。
拉贝本人也不确定他是否已经彻底识别了所有被放入的伪造文件。
因为他自己无法从有限的订阅源中下载所有的论文。
这也是学术出版商常常被批评的一点。
如果你想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你必须支付高额的版面费用,但如果你想从期刊上下载论文,你还必须支付另一笔费用。
即使论文是作者本人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也不例外,如果要下载的话也需要付费。
除了期刊审查松懈之外,拉贝还暴露了另一个漏洞。
也就是说,通过使用这种垃圾论文软件,你实际上可以提高你的h指数(H)。
一个研究人员的h指数意味着他至少有h篇论文被引用至少h次。
这是评估个人学业成就的新方法。
例如,如果某人的 h 指数为 20,这意味着他们发表了 20 篇论文,每篇论文至少被引用 20 次。
但是,所谓的 H 指数如果受到干扰,将不起作用。
当时,Labbé使用“IKE”作为作者名(注意,IKE并不存在),生成了102篇垃圾论文。
这使得IKE在 上的h指数飙升至94。
他曾被评为计算机科学领域H指数排名前六的科学家之一。
当然,为了让h-更高,他也用了一些技巧。
这 100 篇假论文中的每一篇都会引用作者名为 IKE 的所有假论文。
为了让 能够索引这100篇论文,Labbé还在参考文献中添加了唯一一篇被 索引的真实论文。
“我引用我自己”,就这样,艾克凭一己之力成为了学术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这个虚构人物的 h 指数甚至比爱因斯坦的还要高。
当然,IKE这颗学术新星很快就陨落了。
因为拉贝已经把他的一系列惊人举动写成了一篇论文,向世人揭露了艾克的虚拟身份。
随后, 禁止了 IKE 并删除了他的论文。
拉贝本人
因为一些知名的学术期刊会毫无疑问地接受这些计算机生成的欺诈文章。
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有些作者会利用它作为赚钱的工具。
因此,为了抓住这些混入科学期刊的欺诈性文章,拉贝与其他人合作开发了一种特殊的软件——。
这个开源软件可以自动检测出哪些是假试卷。
但在这之后,其中一位创始人对此事是这样评论的。
“他们没有制定更好的政策,即所有被接受的论文都有更好的审查流程,而是开发了一种新流程,这有点可笑。”
其实作用并不大,绕过这个程序的检测也不是什么难事。
他说,如果这是一场军备竞赛,那么他敢打赌,他们再次被骗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学术钓鱼自上个世纪就已经存在。
早在1996年,量子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撰写的一篇科学骗局文章就引发了一场“科学战争”。
他向著名文化研究期刊《社会文本》提交了一篇充满常识性错误的论文。
标题是“超越边界:走向量子引力的转型解释学”。
结果,《社文》的五位主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篇造假文章,一致批准发表该篇文章。
真相被揭露,立即引发全球科学界的争论,全球多家著名媒体参与其中。
艾伦·索卡尔
相比较而言,艾伦·索卡尔更加真诚。
虽然内容依然是胡扯,但论文毕竟是他写的。
他将量子物理学的术语、后现代主义主要思想的术语以及他自己编造的短语混合在一起。
结果出来的是一篇毫无学术内容,却充满“后现代”风格的欺诈文章。
作为学术恶意攻击的鼻祖,后续的学术恶意攻击事件被称为“索卡尔方”。
那么学术钓鱼什么时候会消失呢?很简单。只要鱼不上钩,钓鱼就自动失去了意义。
*参考
Adam -.麻省理工学院新闻..“三个傻瓜”在研究码头大闹:我们是如何抓住那些假货的?.果壳网独家专访.2015
李慧祥。给我一份假论文,我能骗过半个世界。南方周末。2013
John .Hoax-假..2015
́.ISSI .201 中的一个
内容为【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