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IAP 退款模式:主动与被动的差异解析

2024-06-21
来源:网络整理

在退款模式上,IAP和很多常见的支付渠道都不一样,一般微信支付等支付渠道,开发者可以针对一年内的订单发起退款,请求退款状态来取回商品,我把这种模式叫做主动退款(主动是相对于开发者而言的)。

主动退款(开发者主动感知)

对于IAP渠道,退款必须由用户自己发起,我们可以通过配置苹果端的后台通知地址来被动接收通知来领回钱,我把这种模式叫做被动退款。

被动退款(仅对开发者被动感知)

截至撰写本文时,用户可以前往该页面对60天内的订单进行退款(60天是中国的限制,一些国家的政策可能有所不同,但最长期限为六个月内)。

对于60天以外的订单,我们只能通过手动转账的方式退款到用户的银行账户。但请注意,对于一些特殊订单(如用户账户无余额导致无法扣款),开发者账户可能无法在60天内结算;而且如果全额退款,开发者要承担30%的苹果渠道税,所以手动转账是最差的选择。考虑补发或退还原订单的70%是比较合适的。

01

初始退款通知

你可能无法想象,我们无法察觉最初的用户退款。

感知退款的前提是苹果端配置App 通知地址,App 通知地址原本是用来感知自动续费订阅(俗称 -to- )生命周期的,该功能最早在 2017 年上线(详情可参考#303),通过判断 -to- 类型,我们就可以感知自动续费订阅的退款。

应用程序 - 应用服务器通知

至于其他类型的退款通知(不可消耗、可消耗、不可续费订阅),我们后续可以感知到(详情请参考#)。其他类型的退款通知也复用了-to-链接,但提出了一种新的类型来区分它们(也是因为复用了S2S链接,所以截至撰写本文时,对于新的App,必须创建订阅组才能看到这个地址的配置条目)。

这也导致了最初的灰色产业,就是单纯的利用退款路径来牟利。因为上面说的原因,开发者一开始无法感知退款事件,从而无法要求退款,导致了“货发了,钱没收到”的情况。虽然苹果分别在和推出了退款通知,但还有很多现有的应用并没有打通,所以对于一些应用来说,这个漏洞还是可以被利用的。

02

一些退款变更

退款微信苹果内购支付不了_退款微信苹果内购支付怎么退_苹果内购微信支付退款

事实上,仅靠被动的退款通知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是否同意退款”的审批流程仍由苹果客服审核,苹果客服可以参考的数据维度往往非常有限。比如,如果一个人使用产品超过三年,没有退款记录,并且有大量的累积内购,那么苹果客服可以参考产品的使用年限、退款记录、累计退款金额、当前退款金额等维度来判断是否同意退款。

除了被动接收退款通知以外,我们开发者还常常希望实现以下能力:

好在苹果也听取了开发者的呼声,做出了相应的优化,在(详情请参考###)中推出了如下能力来优化上述场景:

苹果通过迭代满足了大部分诉求,但主动退款的诉求却没能得到满足,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苹果还是希望将退款审批权交还给苹果客服,也就是苹果自己希望做“最终裁判”。

退款通知变更(2017 年 - 2022 年)

这里需要提一下的一点是,虽然苹果提供了这个通知类型供开发者了解退款是否被拒绝,但是这个通知类型只对用户通过应用内(in:)接口发起的退款有效,对于应用外用户发起的退款,仍然无法得知退款是否被拒绝。

03

退款灰色市场

由于前文提到的退款通知延迟,退款依然是IAP灰市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是退款相关的常见灰市手段及应对措施,欢迎读者补充。

1. 账户维护退款

这也是灰市初期的做法,成本主要在于维护账号,步骤如下:

创建大量的这样的对象。

这群人是通过群控设备进行控制,模拟正常用户下载APP、购买免费产品(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增加退款成功率,让自己看起来像是正常用户)。

通过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寻找买家,以低价出售商品,比如你可以以324的价格买到648的商品。

使用筹集的资金为买家购买商品。

通过网站/客服电话退款。

>> 帐号维护退款-对策 票务拦截及退款-对策 赠品及退款-对策 升级退款-对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