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还信用卡将收费,第三方支付与银行交互现状揭秘

2024-06-27
来源:网络整理

今天在头条看到一条消息,12月1日起微信将对信用卡支付收取费用。网上一片哗然。出于好奇,我搜索了相关新闻,无意中发现好几篇解释原因的文章。无一例外,都把责任推到银行身上——银行收取支付通道费。以前腾讯财付通一直都是补贴用户,现在这个数额太高了,连最大的公司都承受不住,只能收客户一些费用,又不是用来赚钱的!

记得前建设银行行长说过“银行是弱势群体”,怎么能这么霸道,逼着腾讯开始收费呢?再次出于好奇,我决定深入了解一下第三方支付收费现状。

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有哪些互动?

目前主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腾讯财付通、阿里支付宝等,支持客户在线支付、消费、转账,以及客户将钱存入理财通、余额宝等账户赚取利息,场景十分丰富。但从支付角度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之间交互的交易基本有以下四种类型(以财付通为例):

1、充值:从客户借记卡(银行卡)向财付通在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中转入资金,同时增加客户财付通余额;

2、取现:从财付通备付金账户划转资金至客户借记卡,减少客户财付通余额;

3、信用卡消费:对客户信用卡进行透支,并转入财付通备付金账户,若为担保交易,客户确认交易完成后,增加商户财付通余额;若为直接支付,则同时增加商户财付通余额;

4、信用卡还款:从财付通备付金账户划转资金至客户信用卡,减少客户财付通余额。

有朋友可能会问,借记卡能在微信上消费吗?借记卡消费分为两步,第一步充值,第二步支付平台内转账;支付平台内转账不涉及与银行的交互,只是修改支付平台内部账本上付款方和收款方的余额,银行账户里的余额完全没有变化。有了支付平台内转账,前面四种交易类型就可以组合成各种支付消费场景。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了解一下支付平台的备付金账户管理方式,看看支付平台是如何将看似跨行转账的交易转化为同一行内交易的,这可以为支付平台节省不少成本。

第三方支付、银行、客户三者之间的收费关系是怎样的?

经过打电话咨询朋友和上网查资料,终于搞清楚了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客户三者之间的收费关系,下面开始深挖分类(支付平台的费率都是网上查的,不能保证准确)。

1. 充值

目前,客户充值时,银行都会向支付平台收取手续费,支付宝约为0.1%,财付通约为0.15%,不同银行的收费标准略有不同。在这项交易中,支付平台是有成本的,但为了增加平台的资金量,付出一些成本也是合理的,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资金能给支付平台带来可观的利润。

2. 退出

目前,客户提取现金时,银行与支付平台之间互不收取任何费用,支付平台有条件地向客户收取0.1%的手续费,支付平台在这笔交易中赚取了净利润。

3. 信用卡消费

信用卡消费交易的参与方有很多,包括支付平台、信用卡发行机构(银行)、消费者、商户等。

当支付平台调用信用卡发卡银行的快捷支付交易时,发卡银行会向支付平台收取0.3%-0.5%的手续费。但这笔费用并不由支付平台承担,因为支付平台会向商户或客户收取手续费。

目前微信不向客户收取任何费用,但向商家收取1%的手续费;

支付宝上的大部分交易,客户无需支付交易费,但会向商家收取1%的手续费。当然也有例外,对于淘宝上一些没有开通“信用卡支付”服务的商家,支付宝会向客户收取1%的手续费,但不向商家收取任何费用。

这里的支付平台1%手续费是在网上查到的。听一位业内朋友说,在线下二维码支付中,支付平台会向商户收取0.1%-1%的手续费,根据商户规模大小进行差异化定价。即便如此,相比支付平台的收费范围,信用卡发卡银行的费率还是比较低的。

三方支付业务主要包括_第三方支付的现状_三方支付的特点

4.信用卡还款

切入正题,网上解释支付平台的文章都在强调信用卡还款需要向银行支付通道费。不负责任的文章只是触及了这一点,而负责任的文章则进一步解释,从客户的借记卡中扣款时会产生通道费。即使客户用余额还信用卡,在充值余额时也要向银行支付通道费。其实,不管客户是直接用借记卡还款,还是先充值再用余额还款,原子交易都是一样的:先充值,再调用信用卡发卡银行的还款交易。

充值的收费情况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讲过了,这里就只说一下打电话到信用卡发卡银行进行还款交易的收费情况。不过,我要让你们失望了,因为支付平台是双向收费的!财付通和支付宝每笔还款都会向信用卡发卡银行收取0.5-1元的手续费,有些小银行的手续费最高可达2元/笔;不过,财付通明天也要向客户收取手续费了!

概括

我来总结一下费用之间的关系:

1、充值:支付平台向银行支付手续费;

2.提现:支付平台向客户收取一定的费用;

3、刷卡消费:支付平台向商户或客户收取手续费,同时向银行支付手续费;

4、信用卡还款:支付平台向银行收取手续费,并准备有条件地向客户收取手续费。

仔细算来,似乎支付平台收取的费用更多了。当然,费用种类更多并不一定意味着费用更多。严谨一点,再考虑一下支付平台的另一个借口:客户充值交易次数过多,提现和信用卡还款次数过少,导致支付给银行的费用远高于收取的费用。如果真是这样,支付平台还真是趁火打劫。2013年,银行因为支付平台宝宝们卷走银行存款而高度警惕。如今平台账户已经积累了大量资金,这怎么能成为收费的借口呢?而且,这些余额还能赚钱:如果客户直接存入余额宝、理财通等理财基金,可以向基金公司收取手续费;如果余额留在支付宝、财付通账户,或者以担保交易的方式冻结,可以以协议存款的形式收取银行利息。 在央行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资金价格高企,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95%,协议存款价格也随之上涨。此外,支付宝、京东都开始做虚拟信用卡(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和现金贷(蚂蚁借呗、京东金条)业务,财付通也有现金贷业务(微信信用卡)。其实质就是用一部分客户的余额去赚另一部分客户的利息,这些业务的收益率当然更高,否则放在银行收利息不是更省心吗?

面对支付平台不断上涨的收费,担着“替罪羊”的银行顿时松了一口气。以民生银行为例,通过手机银行跨行转账不收费(当然跨行转账到他行信用卡也不收费),扫二维码支付不收费,通过民生信用卡全民生活APP将民生信用卡转至他行借记卡也不收费,还有专业理财经理合理配置客户资产。这些服务当然都是免费的。今年6月6日,民生银行发布新零售银行品牌口号——“懂你的银行”。服务水平提高了,但费用却反而降低了。

总之,这件事情责任不在于银行!

读完这篇文章你感到昏昏欲睡,

身子越来越轻了。

逐渐脱离大脑的控制,

我的拇指不受控制。

今年我做了两件最了不起的事情:

长按下方二维码

分享